因为年龄和大脑发育的关系,低年级的学生暂时还不能抽提出抽象的概念,他们还无法直接抽提出抽象的数量关系出来。
举个例子: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面装了5个苹果,盘子外面还多了2个苹果,请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一个会做的孩子知道 3×5+2=17个苹果。
但是会做这一题的孩子,不一定会做下面这道题(指没有接触这类题型的情况下):二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来排队,排了3排,每排有5个同学,还有2个同学没有排进去,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两道题在成年人看来,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在孩子看来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从何而来?我们细细道来。
成年人读这两道题的时候,直接脱去具体情况的外衣,看到了其中的数量关系,把这道题化成了一个算法的问题,而不考虑过多的实际意义和情况。
而孩子则不同,他们读题读出来的不是一个数量关系,而是一个情形,一个场景,一个过程,一个状态。也就是当他读到这道题的时候,他在脑海中就再现了这个场景,之后他试图用数学的手段去描述这个场景,以完成运算的过程。
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原理,那么很多东西想必都能理解了。
那么,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们提高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呢?
从听识阶段向口述阶段转变
让孩子学会复述
孩子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后,我们可以慢慢地将被动式的输入模式转化为主动式的输出模式。在这个阶段有3种具体方法可以给大家参考:
01. 朗读法
在一年级的后半段,可以尝试鼓励孩子模仿大人正确的读音将数学练习里的内容朗读出来。研究发现,朗读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指导方法,对儿童早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02. 讲故事法
朗读一段时间后,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脱离书本,用角色扮演或故事描述的方式将数学题中的情节、内容复述演绎出来,对儿童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03. 讨论分析法
讨论是与孩子一起围绕同一材料,提出一定问题,进行相关讨论的方法。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方式,孩子对阅读材料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了自己的猜测或修正自己的预测,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数学文字生活化
生活现象数学化
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并能正确理解文字含义之后,就需要引导孩子把文字意思转变为数学语言了。方法不一,但只要记住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很多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都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原型。
为了切合孩子思维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再慢慢地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来。
01. 数学语言具体化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在阅读理解数学题目时,可以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最为抽象的“图文算式”,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将抽象的算式生活化:
【故事描述】果果买汽水,橙汁和奇异果汁价格不一样,如果他买一瓶橙汁和一瓶奇异果汁需要8块钱,而如果是两瓶橙汁则需要6块钱,那如果只买一瓶橙汁多少钱?只买一瓶奇异果汁呢?
讲故事能较好地帮助孩子摆脱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进阶。小学阶段讲故事的能力将很大程度影响之后孩子对组合杂题类型的理解与拓展。
02. 生活场景数学化
学会了将抽象的故事转化成生活场景之后,还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场景来提出数学问题。
一二年级的孩子开始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这个时候,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让孩子们出题考家长。
在一些生活场景中,家长可以有意装笨,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将生活情境变成数学问题呈现,这一过程中需要孩子较多的学科知识积累,严谨的思维过程和较好的表达能力。长期锻炼,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学科综合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