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间故事

乡间故事

作者: 东溪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00:33 被阅读0次

    时常感叹《诗经》的伟大,远古之风,如春雨,滋养了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诗经》曾是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必修之课,对她的注解,更是多如牛毛。《诗经》是庙堂供奉的经典,远离普通民众,曾经口口相传的故事,如今只能供一小部分人亨用。

    作为口头文学的乡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乡间故事如古老的造字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来,无所不包,无所不纳,浩浩汤汤,推动着一个民族阔步向前。

    《八仙》、《济公》、《三国》、《三侠五义》、《二十四孝》、《杨家将》、《岳飞传》……,一长串妇孺皆知经典,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生活如缺少了这些故事,漫长一生,将会是多么地单调,苍白。

    幼时有一本《八仙过海》,有插画,让人爱不释手,里面故事,个个烂熟于心。后又有《哪吒闹海》,《大闹天空》……,受无数精彩故事的浸淫,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变成法力无穷的神仙,行走四方,惩恶扬善。记得那时走亲戚,去之前会先问去哪家,如去的亲戚家没有会讲故事的,则死活不肯去,即便去了,也不愿住下,早早就催着回家。如亲戚家有会讲故事的人,并具有幽默感,自己会赖着不走,一整天都会觉得很快乐。同大人一块下地干活,如大人不讲故事,不闲址一些让人赶兴趣话题,做农活,犹如蹲地牢,无聊透顶,一心盼着日头早早落下。

    乡人口中,多谈怪力乱神。一日有乡人讲一奇事,并言之凿凿此事为某某年朋友亲历。言有一朋友好赌,这天聚赌,见有瘦小精悍之人,赌技不佳,不几圈,兜中钱财便输的干净。众人问是否还继续,只见此人,不紧不慌起身,说去拿赌资,片刻即来。约摸半个时辰,众人仍不见归来,都言肯定是不来了,正准备散去,突见此人倏忽进屋,肩似有雪。众人问去了哪里,只言取钱回来,并不多语,从怀中掏出一些金银细软。众人大骇,以为日行八百神行太保戴宗再世,大夏天,肩上有雪,可见到达之处,远之又远,不可想象。

    夏夜乘凉,最喜老人说古事,但又怕听鬼故事。有时听到深处,便不敢一人回家,走路总觉得有鬼在后面跟着,一路狂奔至家,插上门栓,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上头,仍会觉得有鬼在窗外游荡。

    秋收时节,家家院子象小山头,堆满了玉米,花生。白天忙着收庄稼,晚上掌灯,一家人围在“小山”四周,开始剥玉米皮,摘花生。每当这时,收音机播讲的长篇评书,成了夜晚最好的调味剂,将枯燥重复的劳动变得有趣味,听到精彩处,家人都忍不住叫好,一个晚上,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旧时冬日乡间,夜太漫长,邻居间串门说话,成为生活常态。小孩子跟着大人,做在一旁小凳子,听大人家长里短,不知不觉两眼皮打架,早上一觉醒来,发现已睡在自己家里床上,什么时间回的家,全然不知。

    那时冬日里,最喜到村头理发铺,理发匠光棍一人,年纪大了爱说旧事,村里人晚上常聚此处,谈天说地,海聊一翻。有识字者,常读《三侠五义》、《三国演义》等大部头,每天固定几个章节,次次下回分解,吊足人的胃口。农闲,时常有说书唱戏的到村子,乡人总是热情招待派饭,帮着挨家起粮食。记得有一唱大鼓书的瞎子,人称“老余”,方圆十几里,名声很大,提起“老余”妇孺皆知。“老余”与理发匠相谈甚欢,合脾气,每次来,都要与理发匠住在一处,吃饭,也是只在理发铺。后“老余”年岁渐大,腿脚不灵便,便不常来了,即使过来,也只小住两日,见见理发匠便回去了。

    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流尚的乡间故事,永不会枯竭。乡间故事,看似千千万万,但归根结底,讲的也就是“善恶”二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人积德行善,走正道,这,不正是华夏的根基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间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et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