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度地极端。说回刚刚那句话,如果过度依赖父母,容易形成啃老族,产生一批“巨婴”;如果过度靠朋友,万事有依赖,一旦只有自己时,难成事。
由于环境因素,我是一个从小与孤独相伴之人,而大部分时间我也较为信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但,享受独处与有三五好友相伴,并不矛盾。我很庆幸,离开家乡以来,一直有三友相伴。不多,但于我而言,足矣。
【第一类:饭友】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而我们的寒暄文化便是“你吃了吗?”在新的环境中,往往一起点外卖的人容易成为好友,因为说明口味相同。渐渐地,自然从点外卖到相约去外边找美食。而在等待与饭桌上,自然而然地了解生活习性。相熟相知后,会偶尔约在家做饭或一起出游,亦会不自觉聊聊往事,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这类朋友,在一起时,相处的时光总是很轻松,不在一起时,亦会信息共享彼此尝到的新鲜食物。
【第二类:默默支持,紧急情况相帮】
有些朋友,曾经在一起相处过,彼此了解是什么品性之人。而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再在同一圈层。在平时,不一定经常聊,毕竟话题不一致。但会相互关注朋友圈动态以此了解现状,再次见面了除了回忆亦还同频。而在相互需要帮助之时,亦会相当信任且尽自己全力相帮。不得不想起一句话: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第三类:精神支柱,相伴相随】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而过程往往不会那么轻松,就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人走,总会心有不诀或是难以支撑之时。此时,如有人在你身边一起向前是非常幸福的。当然若因现实不在一处,亦可信息或电话相互打气,展望未来。
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总会有很多美妙的经历。而在这些过程中,感谢以上三友的相伴,因为有你们,才更值得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