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资本的生成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的、起初的形式,即产品的商品形式。透过商品的外表来揭示它的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容易理解,不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研究的对象是交换价值。
马克思从商品的交换价值进到劳动,从劳动进到价值。交换中显示出的同种,只是表示它们作为劳动产品的同种,也就是劳动本身的同种。——抽象劳动意味着各种劳动的生理上的同种。
“一个使用价值或财富之所以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在其中物化或物质化了。”
价值量的测量:“只是社会必要的劳动量,或这个使用价值生产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量与实现在其内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例,与实现在其内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例。社会生产力的变动引起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引起商品单位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当作等一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当作具体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3、价值形态或交换价值
通过简单个别的价值形态的分析,探寻出商品价值关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表现,进而发展到迷人视觉的货币形式。
价值表现的二极:相对价值形态和等价形态。一商品同另一商品的价值的关系,它的价值性质,是由它自己和另一个商品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相对价值形态的量的规定:如果抽象地看待某种商品的价值量(不把它表现在另一商品中),是由物化在这个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那么表现在另一商品的价值量,则取决于物化在第一种商品和第二种商品的劳动量。
“一个商品的等价形态,就是它能直接同别种商品交换的形态。”
等价形态的第一个特征:“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反对物价值的现象形态。”
第二个特征:“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反对物抽象人类劳动的现象形态。”
第三个特征:“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反对物的形态,即直接社会形态的劳动。”
三个价值形态:简单的形态;统一的形态;一般等价物的形态。
从一般价值形态到货币形态的推移
“一般等价形态,是广泛而言的价值的一个形态。”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商品拜物教主要三点:1、“各种人类劳动的等一性,取得了所有劳动产品的同样的质即价值的物的形式”;2、“人类劳动力的支出,是由它的时间计算的,这种计算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3、“最后,生产者的关系——他们劳动的社会性质,就是在这种关系内实现——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一种特殊商品只有靠社会的行为方才成为一般等价物。”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直接产品交换,已有简单的价值表现的形式,随着交换的扩大,出现了一个第三种商品,取得了一般或社会等价物的形态,最终固定在特殊商品——货币形态上。
货币商品的二重性,除了当作商品,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和任何商品一样,货币也只能把自己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别种商品上。”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1、价值尺度
“货币当作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现象形态。”
“当作人类劳动的社会体化物,它是价值尺度;当作确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度。”
“价格是物质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商品的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内在于商品形成过程中的,对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量转化为价格时,这种必然的关系也就会表现为一种商品和一种在它外面存在的货币商品的交换比率。”
“价格和价值量发生数量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说价格和价值量发生差距的可能性,为价格形态本身所固有。”
相对价值形态(这里为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例,同等价物(这里为金)的价值成反比例。
2、流通手段
a、商品的形态变化
商品——货币——商品 (W——G——W)
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G——W商品的第二个形态变化,或结束形态变化:买。
“每一种商品在形态变化序列中画成的循环,都与其他商品的循环难解难分地缠在一起,这全部过程表现为商品流通。”
“流通过程和直接产品交换不同,不会由使用价值的换位或换手而终了。货币不会因为它最后会从一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脱出而消失。它会随时在商品空出的流通位置上沉淀下来。”“流通让货币像汗一样不断地发出来。”
b、货币的流通
“货币的流通,表示着同一个过程不断的单调的反复。”
流通过程的一定期间的规律:商品的价格总额÷同名铸币的流通次数=当作流通手段发生功能的货币的总量。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场合,流通手段总量可以因流通商品总量增加,或因货币流通速度减小,或在二者的共同影响下增加。反之,流通手段总量也可以因商品总量减少或流通速度增加而减少。”
“在商品价格一般下降的场合,如果商品总量的增加和商品价格的跌落按相同的比例进行,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少和价格的跌落按相同的比例进行,流通手段的总量就可以仍旧不变。”
货币流通的特点:1、货币不像商品流通意义,复归到自己的出发点,而总是离开这个出发点。2、货币经常留在流通中,同时作为商品又经常退出流通范围,转到消费范围。
不是货币的运动依赖于商品的运动,而是商品的运动依赖于货币的运动。商品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商品之一即金上,因此把它变为货币,从而把货币造成自己流通的工具。
C、铸币:价值符号
铸币流通中的磨损,“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和作为价格标度的金会发生差距。因此,它虽然实现商品的价格,但不复是商品的实际等价物。”
“货币的机能存在吞没了它的物质存在。”这种吞没表现在铸币和纸币上,这两者都只是价值符号、货币象征,只是在流通手段是机能上表现为货币。
纸币流通的规律,只能代表金的比例发生,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不能超过实际流通的金量,必须代表流通中所需的金量。
纸币不过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的符号,它和商品价值的关系是,商品价值观念地由金量去表现,而此金量则象征地感觉地由纸币去表现。
3、货币
货币贮藏者:商品被卖出,并不是为了再购买商品,而是为了将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此时货币硬化为贮藏货币。
货币贮藏对于商品流通的正确发生机能有巨大的意义:商品流通在扩大时从货币贮藏基金中补充必要的手段,在收缩时流通的的剩余可以变为货币贮藏。但不能把货币储藏同我们日常贮藏混为一谈。
支付手段: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由于有的商品流通的周期不同,出现购买先于售卖的机制,售买者成了债权人,购买者成了债务人,此时商品的形态变化和价值形态的开展以不同的方式出现,而货币取得了另一种功能,成为支付手段。
在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中,在一极上是商品,对极上是货币,在实际流通过程中,二极不再同时出现,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决定所卖商品的价格。契约规定的价格,度量着买者的义务。买者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币。2、货币是作为观念的购买手段。只有支付到期后,支付手段才会加入流通。
到期后的的债务引起所卖商品的价格总额,实现价格总额的货币量,取决于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
货币准备金:没有售卖就购买的可能性是由现有的贮藏手段,即商品所有者手中的货币准备金来保证的。货币准备金的意义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货币在流通,但它代表的商品,早已从流通中退出。商品在流通,它的货币等价却要到将来方才出现。另一方面,每日约定的支付和同日到期的支付,又绝不是可以互相平衡的数量。”
“信用货币直接从货币的支付手段功能发生。为所卖商品而得的债务证券,为了债务要求权的转移,会再行流通。另一方面,信用制度越是扩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也就越是扩大。”“这种形式停留在大买卖的领域内。金银铸币却大部分会被赶回到小买卖的领域中去。”
“商品生产一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范围,货币的支付手段功能就会扩延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货币成了契约上的一般商品。”
国家定为总支付日期,结清各项支付,需要有大量货币,易引起周期的但属表面的扰乱。
“为了一切定期的支付,不问它们的原因何在,支付手段的必要量总是和支付期间的长成反比例。”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发展,使人们必须为负债总额的到期而积累货币。资产阶级社会进展了,作为独立致富形态的货币贮藏是消灭了;但是反过来,作为支付手段准备基金的货币贮藏却是跟着增加了。”
世界货币:“货币一离开国内流通领域,就会解除它在那里取得的作为价格标度,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的地方形式,返回到贵金属原有的条块形式。”
作为价值尺度的金和银在世界市场上,起着统治作用。世界货币作为一般通用的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的功能。
“货币贮藏的功能,部分地,是由货币作为国内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功能发生的,部分地,是由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发生的。 后一种功能上,总是要有现实的货币商品,具体的金和银。”
第二篇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第四章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1、资本的总公式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W——G——W,为买而卖
货币转化为资本形式G——W——G,为卖而买,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在数量上的差别,,最后从流通中取得的货币,会比原来投入的货币更多。完全的公式是G——W——G’,原价值以上的超过额,称为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正是这个运动,使这个价值变为资本。
“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货币却是当作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货币是价值的一般的存在方式,商品则是价值的特殊的或者说不过化装了的存在方式。”,
2、这个总公式的各项矛盾
马克思提出的矛盾,即资本的公式和“一切以前说明的关于商品性质、关于价值性质、关于货币、关于流通本身性质的规律”,都是相矛盾的。这些规律在考察时原是正确的,而剩余价值和资本本身单从简单商品流通上来解释,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对正反两方面论证,马克思一再指出,其理论必须以商品生产者是处于完全同样的条件下为基本前提进行分析的。按此理论,如果是等价物互换或是不等价物互换都不会有剩余价值发生。“所以,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不能由卖者在商品价值以上售卖,也不能由买者在商品价值以下购买来说明。”
“剩余价值不能由流通生出,但在它的形成中,一定有某种在流通中不能看到的东西,发生在流通的后面。”这正是矛盾的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不能由流通发生又不能不由流通发生。它必须在流通中同时又不在流通中发生。”一个二重结果产生了。
3、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特殊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商品市场遇到自由劳动者。二重意义上的自由,他要把本人的劳动力,当作本人所有者的商品来处置。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没有必需的生活资料,自由到一无所有的地步。
劳动力的价值和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由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必要的劳动时间,是生产所需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有劳动力的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任何商品消费一样,是在市场或流通领域之外进行的。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与货币所有者的买卖是由自由意志决定的,双方都是法律上平等的人。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
1、劳动过程
“简单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它的对象和它的手段。”
“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不是任何一种劳动对象都是对象。劳动对象要它已经通过一种由劳动引起的变化,方才是原料。”
“劳动手段是一物或诸物的复合体,劳动者把它用在他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把它当作传导物,传导他的活动到对象中去。”
“划分经济时期的事情,不是生产了什么,而是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手段生产。”
“从结果的观点,产品的观点来考察这整个过程,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二者就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物品的多种属性,同一产品可以作为极不相同的劳动过程原料。
“同一产品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时作为劳动手段和原料。”
一个使用价值,可以表现为原料或劳动手段或产品,这要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被确定的功能和所处的位置而定。
2、价值增值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还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形成价值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包括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本身,不属于劳动力的卖者,而是属于买者资本家。
“价值增值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力的消耗延长得超过了劳动力价值再生产所需的时间。
价值量不是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而是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比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关系下决定价值量。
第六章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同一时间的劳动二重性:“一个使用价值要在它为生产一个新使用价值而有目的地消费的时候,生产这个所耗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才会成为生产新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这种劳动时间,才会有所耗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作两次劳动,而是由于有新的价值加入,所以把旧的价值保存。同一时间内引起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不变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和劳动手段部分,不会在生产过程中变更它的价值量。”(生产资料)
可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却会在生产过程中变更它的价值。它会再生产它本身的等价物,并且会生产一个超过部分,一个剩余价值。那是可以变动的,可以更大,可以更小的。”(劳动力)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1、劳动力的剥削的程度
C(垫付资本)=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
C'(增值的垫付资本)=(c+v)+m(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物质化的劳动形式),是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率。(流动的劳动形式)
剩余价值不同于利润范畴,它确切表现出:第一,它是价值,即物化劳动;第二,它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在于,所消耗的剩余劳动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而剩余时间对必要时间之比采取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之比的形式,剥削关系物化了,被物的关系掩盖着。
2、产品价值在产品各比例部分中的表现
“生产过程的结果——分成几个数量。一个数量只代表那包含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或不变资本部分。另一个数量只代表那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必要劳动或可变资本部分。最后一个数量只代表在同一个过程中加入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
3、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错误,(1)把使用价值的生产混淆起来,归根到底是不了解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之间的区别。(2)把价值的表现方式同它的生产混淆起来。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日的最后几小时或最后一小时生产的。
4、剩余产品
剩余价值在其中体现的产品部分,称为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是由剩余产品对体现必要劳动的产品部分的比率决定。
“剩余价值的生产既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目的,所以,富有的程度也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而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计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