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687天。
一本无字书,胜过千言外。冰冷雪地里上演温暖故事。为孩子的心灵,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我遇见了一只小灰狼》,这本绘本单单是封面就特别吸引人眼球,首先是上面有一个大大的凯迪克金奖标志,一下子就让人肃然起敬。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权威的图画书奖,可以说是图画书界的“奥斯卡”奖了。
凯迪克大奖最初开始于1938年,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的。凡是获得凯迪克大奖的作品都不简单,都是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寓教于乐,这些特色兼具。会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启一个不同的思考空间,既有审美上的滋养,又有心理上的收获。获得凯迪克大奖的图书封面上会贴上一个奖章,上面印有凯蒂克著名的插画“骑马的约翰”。金色的奖章代表凯迪克大奖,银色代表荣誉奖。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插画家马修·科德尔。读他的绘本作品可以感受到在他的图画背后,总是有着非常细腻的情感。2018年凯迪克金奖对《我遇见了一只小灰狼》这本绘本的颁奖词是:这本近乎无言的图画书,讲述了温柔的,不吝善良与合作的故事。期待这个属于冬天的故事带来的独特温暖。
绘本封面的背景是一片洁白的冰天雪地。小女孩身上的红色一下子就跳脱出来,非常显眼,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只小灰狼。标题下面有一行字,给孩子的爱的启蒙书,似乎都预示着小女孩和小灰狼之间发生了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打开绘本里面的情节设计是别具匠心的,如果从前往后翻,再从后往前翻,就会发现开头与结尾是前后呼应的。
首先,绘本的前环衬是一个小女孩和小女孩的生活剪影,而后环衬是一只小灰狼和小灰狼的生活剪影。继续翻书,绘本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都是从窗外看到的房间里的一家人。第一页是故事开始之前,或许是小女孩出门之前,一家人在家悠闲的样子。最后一页是故事发生之后,小女孩回到了家,一家人在家取暖平复心情的样子。在看绘本的第二和倒数第二页也是呼应的,第二页是一个上坡,小女孩离开了家,跑上了山坡,回头呼唤身后的小狗。倒数第二页是一个下坡,妈妈抱着小女孩跑下山坡,快到家了,面前是迎接他们的爸爸。
绘本的正文是沿着两条主线叙述的,一条是描述小女孩儿的线,一条是描述狼群的线。然后两条线交汇就发生了小女孩和小灰狼之间的故事,这样的设计就像是在看电影一样十分过瘾。也让读者非常的被吸引。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一本爱的启蒙书呢?我们看一看绘本里小女孩的心路历程。当小女孩一个人在外遇到走失的小灰狼的时候,她其实是很害怕的。但是在那一刻,眼前的小灰狼更需要帮助,更加弱小,于是她就变得强大起来了。在带小灰狼回家的路上,小女孩自己也迷路了,她内心是很恐惧的,但是当她听到远处小灰狼家人的呼唤的时候,就又坚持向前走了。为什么她能够有这么大的勇气呢?其实是爱给了小女孩力量。
绘本里的这个小女孩让我想起了宫崎骏的经典电影《千与千寻》。电影里的千寻本来是一个依赖于爸爸妈妈的小女孩儿,胆小又爱哭,不料却跟着父母误入魔镜。为了拯救自己的爸爸妈妈和朋友,千寻不得不一个人面对陌生,诡异又令人恐惧的世界,去做自己不敢做但又必须去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内心有爱支撑着,变得越来越强大。电影里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幕就是,千寻为了救自己的朋友白龙,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很有可能有去无回的电车。这非常像是这本绘本中的小女孩为了救这只素昧平生的小灰狼,走向了狼群。踏上了一条生死未卜的路。
我们再看看小灰狼的世界。这只小灰狼和它的家人们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又似乎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当小女孩帮小灰狼找到家人之后,返回自己家中的途中,因为体力不支晕倒在地。这时狼群出现了,它们围在小女孩身边,小灰狼还上去舔舔小女孩的脸,希望她能醒过来。狼群一直守护在小女孩的周围,并且不断地嚎叫着,为小女孩的家人指引方向,直到小女孩的家人找到了她。这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除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也有着不为我们所知的规律和准则,这打破了我们的常识。
我想这也正是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隐喻,那就是动物也有情感,甚至可以战胜天性再去延伸。动物况且如此,更何况人类。每个人无论看上去多么冷酷无情,内心深处也都一定有着温暖柔软的一面,这样的绘本或许可以温暖更多冷酷的心理,唤起他们心里的爱。
刚看到绘本的时候,里面这个戴红帽,穿红衣的小女孩,总觉得特别眼熟。觉得很像是经典童话里的《小红帽》,在过去我们所听到的其他故事里,狼都是反面角色,邪恶,贪婪又愚蠢,小女孩儿善良可爱又单纯。但在这个故事中,狼和小女孩两个角色的形象都逆袭了。在这个故事里,狼群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并不是凶狠的力量,而是带有感恩和回馈,是一种智慧的力量,而小女孩虽然善良可爱,但并不是盲目单纯。她送小灰狼回家的整个过程都表现出了智慧和勇气,这似乎在提醒着我们:这世界上的善恶并没有绝对,人类与狼这样凶猛的动物之间也并非是简单的对立,只有当我们放下了对大自然的评判和恐惧,也放下贪婪和索取,更多地去给予和保护,我们才能与自然彼此受益,和谐共生。
翻到绘本前面的版权页,发现这样一句话:献给我勇敢的女儿。我想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份祝福。也让我联想到绘本里的小女孩,她的爱是勇敢的爱,她的勇敢是带着爱的勇敢。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带着这样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人生,去爱未来的生活和遇到的人,那该是多么的美好。愿我们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这个故事的滋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成为一个敢爱的人。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阅读这本绘本呢?
这本绘本除了一些象声词之外,通篇没有什么文字,可以说是一本无字书了。这样的绘本经常会让爸爸妈妈头疼,这怎么读呀?黄老师给到大家两个方法来化解这个疑问。
一是无字书,通常孩子拿到之后都会愿意自己看一会儿。无字书的特点除了没有文字之外,另一个特征就是通常画面也会特别抓人,所以孩子会被画面吸引,会非常认真仔细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袋会飞速的运转,会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不要去打扰。因为我们无法确知他们的小脑袋在那一刻到底想到了什么。
二是如果孩子提出要我们来读。那么就去说出我们所看到的就好了,哪怕只能说出一句都可以,比如,翻开前环衬,我们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女孩,小爸爸妈妈,狗狗在一起,小女孩在追小狗,小女孩和小狗一起在看着远方。就这样说,不要担心讲不出来冷场,别忘记还有精彩的画面。孩子会顺着我们的讲述去看画面,我们可以就顺势等一等孩子,给孩子时间去观察和感受,还有绘本里仅有的文字基本上都留给了绘本里的两种动物,那就是狼和小狗。所以为了读得生动,爸爸妈妈也可以练习一下这两种动物的叫声。为了给孩子读绘本,掌握学动物叫的本领是绝对必备的,也是杀手锏,百分百孩子会非常感兴趣。也会给阅读的过程增添很多欢乐。
读完绘本我们可以和孩子重温一下经典的童话《小红帽》,甚至于可以一起改写小红帽的结局,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和狼有关的故事。比如民间故事《东郭先生和狼》,蒲松龄的经典文言文小说《狼》,也有很多适合学龄孩子看的关于狼的文学读物。我们可以带孩子一起去了解其他和狼有关的故事,多角度的去了解狼的特点和习性,也引导孩子更客观地去看待自然界和动物。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关注小女孩和小灰狼之间一来一回互相救助的剧情。
这其实在提醒着我们,爱是相互的,由此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要募捐,献血。包括我们有的父母为孩子捐献了脐带血,让孩子明白这些举动的意义。也可以给孩子机会参与募捐的过程,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