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孔子认为要做到孝,就必须继父之志,修父之行,全面的学习继承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只有做好这些,才够得上孝子的身份。
父在,观其志,这点一定是的,从小耳濡目染,父母亲大人的处事风格情操气度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志向和兴趣取向。爷爷做安装预算的,所以,家里的小朋友,每到一处,都能发现不同的管道,阀门,会思考水流的走向,这个很神奇。
父没,观其行,父亲没了,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什么?观察其是否继承先父遗志?是否偏离父亲在时的精神轨道?有说法云,此为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儿。(退婴:谓像婴儿一样柔弱无争)
子承父业,继承和遵循,当然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不辨善恶,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够精华糟粕照单全收。孝,源于我们深爱父母,所以我们更愿意他们看到和感知我们的努力,我们的进步,甚至超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该是他们最愿意听到的褒奖才对吧?
有人云,此话是针对能当权者说的,至少也是对达者而言。后世子孙不废父志祖业,重在道义精神和文化薪火的家族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