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进入中山国际办公楼前,我都会习惯性地45度仰望西边的天空,这个时间点上通常会看到不远处MU5101航班起飞,东航的777大白鹅优雅地掠过中山国际的房顶,在丈量大地与天空的距离中,开启一天的生活。而中山国际广场因为它的浪漫色彩,也成为了我心目中一个适合写诗的地方。
中山国际背后的那条小河,带着轻盈而又亲切的品性,又带着沉稳而又庄重的美感。刘禹锡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条小河自然没有什么神龙,可是那座通往隔壁工贸小区的拱桥却与周围的环境相映衬,恰似那“游龙卧波”的神韵。于我而言每天最放松的时间便是中午吃完饭后在这座桥上驻足,在平静的水面上,我能听到水面的植物迎风微动的声音,我也能听到落叶掉进水面又逐渐沉入水底的声音。这个时候我就会有一种恍若隔世的穿越感,欧阳修笔下的“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大概就是这种灵性吧。
再说中山国际院子里的绿化,不论是春天的草长莺飞还是秋天的暗香浮动,那些绿地里的花草总是带着江南特有的诗意,落英缤纷也好,黄叶飘零也罢,万千之间总有优雅。后来我终于明白,这是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气韵,仿佛天山西路的车水马龙与它无关,在今天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因为“诗性”让这一切都显得难能可贵。
就像K11里散发出的高贵的味道和凌空SOHO里散发出的金钱的味道,中山国际也自有它的味道。在我看来,这味道就好像是春雨中一个人在家听鲍勃·迪伦,三月时那一抹洒落于斜坡上的阳光。
那些飘散着樱花的和煦时光;那些困乏的夏日午后时有时无的蝉鸣;那些与初秋艳阳的艳阳共同闪耀的相遇;亦或是与寒意共同袭来的灰色天空,他们构成了诗中的每一个镜头。在中山国际,我感受着诗意,见识到了各色人生,所有人的生命交织着、燃烧着,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去亲证诗的意境,在中山国际给这诗带来更多温情。
这温情,源自于在中山国际度过的每个日日夜夜,这诗意,源自于在中山国际感悟的每份点点滴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