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23

2020-10-23

作者: 做个会思考的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10-23 21:37 被阅读0次

    新接班的六年级学生,在刚开学报到时,就已经被他们的数学成绩都 “惊艳”到了,我知道今年的数学教学,将会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开学一周的时间,就已经发现了一个他们的大问题--计算基础差,计算能力不强。比如说,在做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他们能够正确地列出算式,却算不出正确的答案;一些基本的简便运算也是错得惨不忍睹,有的不能正确地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有的为了使用简便算法,根本就是在胡乱凑数;对于解方程类的题目,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解答的格式都不规范,不知道等号要对齐,而是像做脱式计算一样用连等的形式来做解方程。

面对着这种状况,我真的很无语,也很无奈,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基本的计算还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对于这些基本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还都不会,这与以往的教学情况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牢骚归牢骚,既然现实如此,我也还是得坦然面对,并开始思考:该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首先,我收集了学生在计算中的典型错例,通过对这些错例的整理和归类,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型:

1、小数乘法中:

(1)将小数点对齐计算的

(2)计算出积后,不会点小数点,将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小数除法:

(1)不会移动小数点(不知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扩大了,被除数不扩大;有的是只把除数和被除数变成整数,但扩大的倍数却不同,比如7.5÷0.03变成75÷3);

(2)商中间有0的除法,忘记用0占位。

3、简便运算:

(1)对于减法的性质掌握不熟练,不能灵活运用。特别是像14/9 – 0.6+4/9-0.4,25.7-6.9-3.1-6.7类的题目,出错率很高。

(2)乘法分配律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对于基本题型3.8×14.23+3.8×5.77和4.7×10.2都不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4、解方程:

(1)解题步骤、格式不规范

(2)不会解答类似于6(x-0.5)=7.2的方程。

(3)对于未知数在除数和减数位置的方程,错误率也是特别高。以前对于此类方程不太关注和重视,认为这类方程是超范围题目,但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也是教材中出现的一个题型,要求学生掌握。

以上这些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也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问题,灵活采用合适的方法,因材施教。

首先,对于共性的问题,比如说商中间有0的除法,学生的出错率很高,在课堂上就需要统一再讲一讲算法,一步一步地规范板书,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在通过商乘除数的方法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为接下来的练习打好基础。

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比如说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就没有学会,那么此时你讲的太多,他们也很难理解,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单独指导,直接告知,练习强化。

其次,要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结合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问题,有些是认知上的错误,就像问题1,那么在纠正时就直接告诉学生方法,有些是技巧和方法上的问题,在讲完方法之后,需要较大量的巩固练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死算,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算法,进而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sb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