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本想苟着活,高岭之花却成她裙下臣
主角:宋应晚谢辞
简介: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原本非常不知所措的她,在看到关心自己的爸爸、担忧自己的妈妈以及可爱的弟弟时,突然感到一些安心。
她感觉自己在这个时空也有了一些归属感,或许冥冥之中都是最好的安排。
她安心留了下来,按照规定下了乡,可却在知青点看到了两个人。
熟悉的人让她惊觉自己这是穿书了……
这,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但没办法,活呗,反正离那俩人越远越好。
【点击继续阅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大风文学】去回个书号【564】, 即可免费阅读【宋应晚谢辞咕噜昵(本想苟着活,高岭之花却成她裙下臣)】小说全文!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原本昏暗的屋子变得明亮起来,仿佛驱散了屋内笼罩的阴霾,让人的心情也随之明朗起来。
宋应晚只感觉眼前忽明忽暗,她想睁开眼睛,可眼皮却好似有千斤重,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唤,那声音如此温暖,令人留恋。
迷迷糊糊中,宋应晚又失去了意识。再次醒来时,眼前是一片白色,还有斑驳的窗户和粗糙的墙面,头上更是传来阵阵刺痛,宋应晚隐约感到一丝违和,还来不及细想,就听到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声急切的呼喊。
“医生,我女儿刚刚动了,您快去看看,她是不是要醒了?”
声音急切中带着一丝嘶哑,宋应晚在忍受头上剧痛的同时,还在思索,不知道她女儿得了什么病。
恍惚间,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随着距离的拉近,声音也愈发清晰,宋应晚不禁转头看去,只见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年长的医生,穿着一身白大褂,后面还跟着一群人。
为什么是医生呢?因为走在前面的人穿着白大褂呀。
等宋应晚回过神,这群人已经来到了她的病床前。那位年长的医生拿着一个小灯,另一只手翻开她的眼皮,一边观察一边和身后的人说着什么。
病床的另一边站着一位妇女,面容憔悴,两只手下意识地交错揉搓着,眼神在宋应晚和医生之间来回移动,神色紧张。
这时,宋应晚才反应过来,自己此刻在医院。她努力回想之前的事,只记得自己熬了几个大夜终于完成工作,最后如释重负地躺到床上,几乎瞬间就睡着了。
难道自己不是睡着,而是晕过去了?
但她常年独居,和周围邻居也不熟悉,那这个阿姨是怎么知道自己晕倒,还把她送到医院的呢?她完全不认识这个人啊!
宋应晚百思不得其解,手不禁摸上刺痛的额头,却只摸到厚厚的纱布。
再抬眼,就看到医生和阿姨已经走到病房门口了。由于距离较远,声音听得不太清楚,隐约听见医生说:“病人现在已经醒了,基本没什么大问题,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了。”
阿姨连忙应道:“唉,好,麻烦您了!”
张茹转过身,就看到自己女儿直勾勾地望着她。看着女儿苍白消瘦的小脸,张茹心里像塞了团棉花,堵得慌,但又不想让女儿察觉,赶忙上前轻声问道:“晚晚,怎么样,现在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宋应晚看着她对自己如此亲昵的举动,脑中更是一团迷雾,再次翻遍记忆,确定没见过眼前的人。
于是小心问道:“请问您是?”
张茹牵着宋应晚的手一僵,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良久,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晚晚,你别吓妈妈。”
她的回答让宋应晚一惊,妈妈?她的父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因车祸去世了啊!
宋应晚这才明白刚醒来时的诡异感从何而来,这里的一切都透着怪异,物品也显得格外陈旧和土气。
宋应晚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小时候家庭美满。但在她五岁时,父母因一场车祸双双离世。年幼的宋应晚无奈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当时的大伯和大伯娘不愿抚养她。
爷爷奶奶有两个儿子,父母去世后,爷爷奶奶的养老就落在大伯身上。当得知爷爷奶奶要照顾宋应晚时,大伯和大伯娘坚决不同意,还放下狠话,说二老要是执意养宋应晚,以后别想从他们手里要一分生活费。
他们说到做到。后来父母车祸的赔偿金下来,大伯和大伯娘得知后又厚着脸皮回来,可二老已被他们伤透了心,不想修复关系。就这样,宋应晚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直到宋应晚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全国知名的重点院校。爷爷奶奶很高兴,可惜还没等她大学毕业,二老就相继离世。去世前,他们把车祸赔偿金交给了宋应晚,这么多年一分钱都没舍得动。
爷爷奶奶去世后,大伯和大伯娘又来纠缠,觊觎那笔钱。宋应晚当然不会给他们,带着这笔钱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定居。
她上的是全国重点院校,位于一线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像这样简陋的医院几乎见不到,所以宋应晚才觉得奇怪。
张茹看到女儿满脸迷茫,心中一沉,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伸手揉了揉宋应晚的头,缓缓说道:“晚晚先等一会儿,妈妈去叫医生再给你看看。”
说着不等宋应晚回应,就起身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张茹就和之前的医生回来了,脚步比之前更匆忙。
接下来,宋应晚又做了几项检查,回答了一些问题,她都如实相告。她现在也没搞清楚状况,心里隐约有个猜测,但又不敢确定,或许是觉得太离谱。
她想得入神,连医生和张茹什么时候出去的都不知道。
这边,张茹在医生办公室里,满脸焦急。
“医生,我女儿到底怎么了?”
“您先别着急,您女儿这种情况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可能是之前受到强烈刺激导致的,不过目前来看不影响正常生活,您别太担心。”
“那以后还能想起来吗?”
“这个我也不确定,我们会再研究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别再刺激病人,把身体养好最重要。”
张茹回到病房时,眼眶微红。她看着躺在床上的少女,乌黑的杏眼里透着淡淡的疏离,刺痛了她的心。
但很快不知想到什么,又打起精神,走到床前拉起少女白皙纤长的手,声音温柔慈爱。
“晚晚,还记得妈妈吗?想不起来也别着急,以后慢慢想总会想起来的。晚上爸爸会带着弟弟来看你,我让他给你带最爱的水果罐头。”
“你还记得弟弟吗?就是晨晨,这几天没见你,总闹着要找你,所以晚上爸爸来的时候把他也带来。他要是调皮闹你,你就训他。”
“医生说过两天就能出院了,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这段时间我的晚晚都瘦了。”
“那个,我能问一下,现在是哪一年吗?”宋应晚迟疑地问道。
张茹一愣,随即想到女儿的情况,心里又是一酸。
“今年啊,今年是 1974 年,我的晚晚 17 岁了,明年就是大姑娘了。”
“74 年啊。”宋应晚惊叹不已,这个年代倒是和现在的情况相符。
宋应晚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奇遇。还好自己无父无母,孤身一人,没什么可留恋的。悲凉地想,其实在哪都一样。
之后张茹又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基本都是张茹在讲,讲生活,讲家庭,宋应晚安静地听着,了解自己的新身份。
巧的是,原主也叫宋应晚。不过原主比较幸运,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长大,父母疼爱,没吃过苦,虽然性子有点骄纵,但也不是蛮横无理那种。父亲是一个厂的副厂长,母亲是县食品厂的小主任,这个条件在这个年代算不错了。
原主还有个弟弟,叫宋应晨,10 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但和原主这个姐姐关系很好。因为原主父母都是双职工,忙的时候都是原主带着,所以感情很好。
但宋应晚有些紧张,她没有原主的记忆,原主和父母相处多年,父母最了解孩子,肯定能发现她的不对劲,虽然有失忆这个借口。
其实宋应晚也想和他们说清楚,可偏偏来到这个年代,去哪都要身份证明和介绍信,把路都堵死了,现在只能先留在这个家里。
既然已经这样,那就好好扮演这个角色,毕竟占用了别人的身份,只求问心无愧。
想通这些,宋应晚心里没那么沉重了。再看着眼前的母亲,突然有些不知所措,她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和母亲相处的画面,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关系。
张茹边回忆边说着,抬头看到宋应晚眉头轻皱,巴掌大的小脸上带着纠结,以为女儿听累了。
扶了扶宋应晚的头,“瞧我,说了这么多,都忘了你刚醒应该多休息,妈以后再慢慢跟你讲。”
又问道,“渴了吧,妈先给你倒杯水喝。”
病床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红色的大暖瓶,充满年代感。里面的热水是张茹早上刚打的,还冒着热气。张茹倒了点在白瓷缸里,没有马上递给宋应晚,而是等水稍微凉一点再端过去。
宋应晚注意到这个细节,心里微微一动。
“来,快喝,不烫了。”
“好,谢谢......妈。”
宋应晚突然觉得叫出口也没那么难,喊出来后心里似乎松了一口气,而张茹被宋应晚叫了十几年妈,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点击继续阅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大风文学】去回个书号【564】, 即可免费阅读【宋应晚谢辞咕噜昵(本想苟着活,高岭之花却成她裙下臣)】小说全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54717/f460a0fe47ffee62.jpg)
忽然间,在病房门口出现了一个身着中山装,脚蹬黑色皮鞋,身形挺拔,透露出沉稳与睿智气息的中年男子,正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她。
宋应晚察觉到这或许是原主的父亲,刚想出声询问,就听到那男子身后传来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呼喊。
“姐,姐,姐,你没事吧?”
“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
“你咋能不记得我呢……呜呜……”
宋应晚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就看到一道残影冲了过来,自己随即就被紧紧抱住,接着耳边传来一句句凄厉的质问,正是那个半大的小子,精力充沛,声音大得让宋应晚脑袋都疼。
宋应晚正不知如何是好,就听到一声浑厚的声音传来,“臭小子,快从你姐身上下来,你姐才刚醒,再被你压坏了!”
张茹今天抽空时已经给宋父打过电话,告知他女儿已经醒来,并且不记事的情况,顺便安排他下午送饭过来。
虽然宋父早有心理准备,可刚才看到宋应晚看他那一瞬间陌生的眼神,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刺痛,不过他作为一家之主,又是父亲,情绪自然不能像那臭小子一样随意表露。
但在他看来,女儿身体还健康,只是不记得以前的事,这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晚晚,这是你弟弟,他没大没小的,你别怕。”宋父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放缓,生怕引起女儿不适。
宋应晨这才稍微收敛了一些,但依旧紧紧拉着宋应晚的衣袖不放,仔细看眼眶还真有点发红,眼睛里闪着水光,宋应晚看着竟有点想笑,可心里又有点发热。
“晚晚,怎么不见你妈呢?”宋父温和地问道。
“哦,妈妈被医生叫去了,刚去没多久。”
“好,等会儿我去看看,饿了吧,你先吃饭。”
“不用,等妈妈回来一起吃吧”宋应晚笑了笑。
宋父不善言辞,也就没有勉强,把东西放下就打算去看看张茹,走之前还对宋应晨说:“小晨,我去看看你妈,你不许闹你姐。”
宋应晨,“嗯嗯”,一听就回答得很敷衍,但宋父也想再咨询一下医生,也就没再管他。
宋父一走,宋应晨就立马恢复了原形,眼巴巴地望着宋应晚,“姐,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
那眼神里满是真诚与单纯,宋应晚几乎不敢和他对视,却又不忍伤害他,只得说:“之前的事情确实记得有点模糊,但我还是记得小晨的。”
宋应晨,“姐,没关系,以后我讲给你听,我记得可清楚了。你别怕,以后我保护你。”
宋应晚看着他那副人小鬼大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好”
宋应晨想了想,又悄悄地说:“姐,你别担心,咱爸妈肯定不会让你下乡的,大不了换我下乡去,我现在力气可大了。”
宋应晚一愣,“下乡?这是怎么回事?”
“嗯……就是之前好像有人举报咱爸,说咱家没人下乡,姐你不是怕下乡才被吓病的吗?”
“小晨,你知道是什么人举报的吗?”
宋应晨挠挠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也是偷听爸妈讲话才知道的”
“好,我知道了”宋应晚垂眸沉思,猜测原主可能是接受不了下乡,才做出了偏激的行为,但最终没抢救过来。
宋应晨看着他姐又低头不语,以为她又被吓到了,也有些懊恼自己多嘴,又补充道:“姐,你别怕,我去和爸妈说让我下乡去,以后我来养你,你就待在家里就好。”
宋应晚听了这话,弯唇轻笑,带着温柔与明媚,顿时驱散了房间里沉重的氛围,柔声答道:“好,小晨真厉害”
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血缘的缘故,又或是宋应晨不像张茹和宋父那样对她小心翼翼的,这么短的时间里,宋应晚就对这个十岁大的孩子感到十分亲近,仿佛他们真的有了这十年的感情。
宋应晚突然觉得自己在这个时空也有了一些归属感,或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张茹和宋父回来之后,就把饭菜打开了,这年头的生活条件自然是没法和后世比,晚上的饭菜也就是一份白菜炖粉条,一份土豆丝,再加上一小碗鸡蛋羹,主食就是这年代常见的杂粮馒头、窝窝头之类的,鸡蛋羹就只有一小碗,几勺子也就挖没了,宋应晚想着这可能是宋父自己出钱让人炖的。
宋父和宋应晨在厂里食堂已经吃过了,打饭也就只打了她们两个人的量,张茹也就没再管他俩,一小碗鸡蛋羹都被张茹塞给宋应晚了,宋应晚有些不好意思吃独食,推辞了几次都被张茹搪塞回去了。
因为宋父没打稀粥,吃起来口渴只能喝水,而且这年头的馒头又硬又粗,宋应晚还真有点不适应,张茹看她吃得难受,就忍不住想骂宋父买饭都不知道买点稀的,宋父坐在那也不敢吭声。
张茹:“晚晚,先喝点水顺顺,等回家了妈给你冲麦乳精喝。”
宋应晚微笑,“好”
张茹抬手摸了摸她的头,看着女儿浅笑嫣然的样子,整个人好像比之前更有生机和活力,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女儿好好的,她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又在医院住了两天,宋应晚就央求张茹出院,问过医生同意之后也就出院了。
出院这天阳光明媚,宋应晚坐在张茹自行车的后座上,望着眼前灰色的街道和低矮的房屋,心中感慨万千。
自行车左拐右拐停在了一栋筒子楼面前,这栋楼也是刚盖没几年,看着还比较新,原主家里住三楼,还是因为宋父这个副厂长的身份才被分了这么一套,是一套三室一厅,这不管在哪个时代,条件都是不错的了。
“晚晚,咱们到家了啊,等会儿收拾好了,晚上妈给你炖个鸡汤好好补补,这一段时间都瘦了。”
“不用了妈,你这几天也没有休息好,今天早点休息吧,鸡什么时候吃都行。”宋应晚忽然被人这样细心呵护还有些不太适应。
女儿这几天越来越懂事,张茹想可能是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虽说都是自己女儿,不管怎么样做父母的都是疼爱了,但哪个父母不愿意孩子懂事一点,所以听了这话张茹心里也甜丝丝的,就更心疼闺女了。
“没事儿,炖鸡不费啥事儿,看着火就行。”
随后牵着宋应晚就上去了。
张茹打开门后,宋应晚入目第一眼就看见一片白色,墙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挂了一两个挂件,再加上铺的地板倒显得整个屋子整洁明亮,客厅靠墙的位置摆了一台老式电视机,但桌子和茶几上都铺着碎花桌布,处处透露着精致与温馨。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宋应晚心里微微发软,不禁想难道是上天看她上辈子孤独一人,凄苦无依,所以把她送到这里来,又给了她一个家。
宋父和宋应晨因为要上班、上学,所以他们回来的时候家里没人,但也乐得清静,张茹连日来在医院和家里奔波,此刻一放松下来就觉得疲乏得很。
宋应晚见她满脸倦容就劝她去休息一会儿,张茹也确实觉得眼皮子打架,但她也没有只顾自己,这段时间不光是张茹,宋应晚也休息的不是很好,尽管是被照顾的一方,但总归在医院,自然不如家里舒适。
张茹先把宋应晚送回房间,直到她躺在床上了,看着女儿乖巧的样子,又忍不住摸了摸她的软糯的小脸。
温暖略带粗糙的手掌抚上脸颊时,宋应晚身体一滞,不知如何反应但又莫名留恋,张茹没有注意到女儿异常的反应,看她盖好了被子就关上门出去了。
这个房间被布置得很温馨,淡粉色的窗帘上还点缀着蕾丝花边,一看就是女孩子喜欢的风格。
【点击继续阅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大风文学】去回个书号【564】, 即可免费阅读【宋应晚谢辞咕噜昵(本想苟着活,高岭之花却成她裙下臣)】小说全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54717/f460a0fe47ffee62.jpg)
宋应晨正趴在客厅的桌子上看得入神,嘴里还嘀嘀咕咕地念着什么,宋应晚走过去揉了揉他的头。
宋父也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端着茶杯,颇有老干部的派头。不过宋父称得上是三好男人的典范,平常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家务活也会帮忙,就喜欢喝喝茶、看看报,还喜欢欣赏一些有文化气息的玩意儿。只是这年头不让搞享乐主义,这一爱好也就只能放弃了。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对于这唯一的女儿,宋父自然也是疼爱的。宋应晚住院期间,即便每天要上班,他也前后跑了好几趟。虽说去了话不多,但一坐就是半天,主打一个陪伴。
此刻见女儿过来,赶忙放下茶杯,关切地问:“晚晚头还疼吗?”
宋应晚回答:“已经不疼了,医生说伤口不大,留疤也不会太严重。”
“嗯,那就好,这几天你就在家好好休息,等身体养好了,再给你花钱买个工作,这事不用你操心。”
“工作?可......”
“收拾一下,可以吃饭了。”张茹在厨房喊道。
宋父说:“行了,先吃饭。”
宋应晚皱了皱眉,她记得这时候的政策是每家至少要有一个人下乡建设,而且之前宋应晨说宋父被举报就是因为下乡这事。但今天听宋父的意思,是不打算让她下乡了,那该怎么解决?以后找机会再问问吧。
张茹炖的鸡汤香气四溢,鲜美无比。或许是因为这个时候的食物大多纯天然,没有任何添加剂,吃的就是原汁原味,宋应晚喜欢极了,足足喝了两大碗,两个鸡腿也分给了他们姐弟俩。
张茹看宋应晚吃得开心,想着她在医院肯定馋坏了,说过几天再给她炖。宋应晨一听过几天还有肉吃,马屁一个接一个,张茹听着他不着调的话,忍不住想打人。
晚上宋应晚躺在床上,又想起宋父的话,还有这几天从宋应晨嘴里套的话。她猜测原主应该是听到张茹和宋父商量下乡的事,一时受刺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去,然后就一命呜呼,接着自己来了。
今天宋应晚洗漱时,终于有机会仔细端详这个身体的相貌。不知是不是巧合,原主竟和她的容貌有九成相似。只不过这个身体的皮肤更加娇嫩白皙,一看就没吃过苦。而她从小生活艰难,更顾不上外貌,过得比男人还糙。幸好自己底子不错。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身体年龄小,身高才一米六二,宋应晚有点难以接受。前世她身高将近一米七,还是在小时候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她决定以后有条件了每天吃一个鸡蛋,喝牛奶。
宋应晚早上醒来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桌子上留了纸条,说锅里给她留了早饭。天蒙蒙亮,张茹和宋父就起来做饭,他们俩今天都要上班,宋应晨也要上学,所以家里就宋应晚一个闲人。
吃完饭宋应晚无事可做,又把家里转了转,还把原主的东西整理了一遍。宋应晚还真发现了一个日记本,起初她还纠结要不要打开看,后来一想既然以后要在这生活很久,有必要了解原主以前的生活,她没有原主的记忆,只能靠这个方法。
日记本记录了原主从小学到现在的生活,总的来说无忧无虑,除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烦恼,没什么特别的。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怎么会因为害怕下乡做出这么极端的事,宋应晚想不通。
不过宋应晚发现日记后面几页被人撕掉了,也可能是意外,她没太在意。
中午张茹担心宋应晚一个人在家,出去吃饭不认识路,干脆从厂里食堂打了饭菜回来,路过国营饭店时又要了一份红烧肉。
宋应晚正想着中午吃什么,就听到门口有动静,跑出去一看,张茹手里拎着两个饭盒,正开门进来。
宋应晚赶忙过去接过,“妈,你怎么回来了,下午不是要上班吗?”
“没事,妈下午晚去一会儿也行,回来还能躺会儿休息。”张茹一边说话,一边观察女儿的脸色,看到比之前好多了,就是额头靠近鬓角的地方留了个浅浅的疤,不过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
“饿了吧,今天妈给你买了你爱吃的红烧肉,你多吃点。”
宋应晚弯唇笑了笑,“好,妈也吃。”
“行,咱们一起吃。”张茹的目光温柔又慈爱。
吃完饭宋应晚推着张茹去休息,抢着把碗洗了。张茹嘴上说不累,但看着女儿越发懂事体贴,嘴角忍不住上扬,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宋应晚天天在家无所事事,闲得发霉。没事的时候她也思考了宋家现在的情况,如果不下乡,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赶紧找人结婚,宋应晚一百个不愿意。二是像宋父说的花钱买工作,可这不符合规定,以后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宋应晚自己对下乡没那么抵触,因为她知道过不了几年高考就恢复了,所有知青都能回城。至于大家说在乡下干农活苦,那是对没有退路的人而言。以宋父张茹对女儿的宠爱,不会让她真在乡下吃苦,至少钱和票是不缺的。
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这家人真的很好,善良淳朴。然而他们对她越好,她心里越愧疚,总觉得自己在欺骗他们。有时会想这幸福是不是偷来的。她想为他们做事,但又不想违背自己的本性和原则,所以综合考虑下乡是个不错的选择。到了乡下还能整理自己的思绪,都说远香近臭,距离远了感情或许更真挚。
想通这些,宋应晚觉得浑身轻松,心里的郁闷也消散了。
择日不如撞日,当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准备休息时,宋应晚找宋父和张茹说了这件事。宋应晚没有拐弯抹角,“爸,妈,我想下乡。”
张茹一听,立刻惊得坐了起来,“什么下乡,晚晚,下乡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你别听别人瞎说。”
宋父还算沉着,只是深深看了宋应晚一眼,目光复杂。见张茹情绪激动,还伸手拉了拉,“好了,先听孩子怎么说。不过晚晚你妈说得对,下乡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清楚了再说。”
宋应晚说:“爸,妈,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我想好了,要下乡,这是我慎重考虑后的决定。我知道家里最近出了些事,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我下乡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张茹一听这话又急了,宋父拦住她,沉声道:“晚晚,要是因为这事,爸爸告诉你完全没必要。爸爸妈妈好好的,还没到要你牺牲的地步。”
宋应晚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疼我,可我长大了,也要为应晨着想。他还小,而且下乡爸妈也不会不管我。到时候要是真待不下去,我就写信让你们想办法接我回来。”
张茹听了这番话,觉得女儿懂事得让人心疼,忍不住低声抽泣。
宋父沉默许久,才开口,疑惑地问:“晚晚,你之前不是很抗拒下乡吗,还为此伤了头,怎么现在改主意了?”
张茹也想起女儿受伤就是因为听到下乡的事,从楼梯上摔下去了。
“是吗?我不太记得了,如果是那样,之前是我不懂事,让你们担心了。”
正好有失忆这个借口,宋应晚对之前的事都不承认,也确实不是她做的。
“对啊,晚晚,你都不记得以前的事了,更不能下乡了。”张茹赶紧说道。
“妈,我只是忘了之前的事,但生活能力还在,能照顾好自己。”
宋父见女儿条理清晰,就知道她是认真考虑过的。女儿下乡确实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但到底是自己的女儿,怎么舍得她一个人去吃苦。但他是一家之主,不能只考虑她一个人,而把整个家置于危险之中,总是要有一个人受委屈的。
宋父闭上眼睛,声音沙哑,“罢了,晚晚,是这个家对不起你。”
张茹震惊地抬头,拽紧宋父的衣袖,喊道:“老宋......”
既然宋父开口,事情就定了,宋应晚松了口气,又安慰了他们几句就回房了,把空间留给他们慢慢消化。
走出房门还能听到张茹的抽泣声,宋应晚不禁低头浅笑,真好,还有人为她哭!
这辈子,赚了!
既然下乡的事确定了,那就越早报名越好,不然晚了就只剩偏远艰苦的地方,更受罪!
但那不是宋应晚要操心的了,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吃吃喝喝,享受和家人在一起最后的快乐时光。
【点击继续阅读】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大风文学】去回个书号【564】, 即可免费阅读【宋应晚谢辞咕噜昵(本想苟着活,高岭之花却成她裙下臣)】小说全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9754717/f460a0fe47ffee62.jpg)
https://weibo.com/u/3301335251
https://weibo.com/u/7935158720
https://v.qq.com/biu/creator/home?vcuid=9000238852
https://v.qq.com/biu/creator/home?vcuid=9014685928
https://space.bilibili.com/328047010
https://mp.sohu.com/profile?xpt=ODcxZDBhNjAtZDc4Yy00YzVhLWE4M2MtZTE2MzRlZTUyZmE2
https://mp.iqiyi.com/h5/space/1362433985/vide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