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作者: 畅游0321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6:56 被阅读4次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第一次来牛津,就赶上一场纷扬的大雪。

    凌晨六点多从希思罗机场坐大巴一路晃悠过来,半路已开始飘雪,到牛津早上八点多,千年古城还未完全睁开惺忪的睡眼。雪花飞舞,细密的雪片迅速地包裹住了街道、屋顶,将整个城罩上了一层纱幔,目力所及之处,一片朦胧。地上已积起了厚厚的雪,行人稀少,车就更是难得一见。从地图上看预订的酒店不远,一行人就拖着行李箱在雪地上跋涉。雪太厚,走几步就要清理下行李箱轮子的积雪,有点儿举步维艰。本来步行至酒店应该只要十多分钟的,却走了近半个小时。
    来之前关于牛津的想象,自然是千年的历史,辉煌的学术,深沉的文化,作为英语世界里最古老的大学,名校、名胜、名人,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令人仰视的耄耋老人。也会有些忐忑,一场在仰视、赞美中进行的旅程多少会有些累人吧,就像那些中世纪的石头房子承载着的厚重历史带给人的压迫感。
    恰逢这一场大雪,飘舞的雪花,给古老的小城带来一丝轻盈。小城原本的土黄、深灰色调与大片银色世界交相映照,古老建筑的复杂线条不再是曲折迂回。教堂、钟塔、修道院式的封闭的学院在白雪覆盖之下,放下了深沉和威严。
    庆幸与牛津的初次相遇,竟是这样一个漫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简单而又写意的世界,一个半虚半实,罩着白色纱幔的牛津。
    牛津的冬日并不如想象中的寒冷,所以开始时顾不上旅途劳顿,饶有兴致地欣赏着雪中牛津的别样美景。但是很快发现大雪带来的不便,全城公交停运,也很难打到出租车。本来城市不大,走路倒也无妨,可孩子们要去到自己的学院,拖着大行李箱,在雪地里从西南端走到东北角,跨越半个城,就着实有些费力了。
    大雪却让来此旅游的人们兴致更浓,在圣玛利教堂等城区中心地带,到处是拍照、购物的游人。
    这座城,早已成了来英国的必游之地。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牛津城地处泰吾士河和查韦尔河交汇处,建于9世纪,原本只是一座撒克逊人的重镇。

    十二世纪前,英国没有大学,很多英国人穿过英吉利海峡去法国求学。1167年,英法关系突然恶化,英国王亨利二世召回了在法国求学的学者和学生。这些人回国后投奔到小城牛津的奥古斯都修道院继续深造。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汇聚于此,形成了牛津大学的前身。1213年,学校拿到了罗马教皇颁发的特许状。
    1264年,牛津大学创立了第一所学院莫顿学院,之后的几个世纪,又陆续建立起了三十多个学院。时至今日,三十八个学院散落于牛津城中,街道从学院间穿过,大学与城市早已融为一体。
    而回溯历史,大学与城市并不是一直如现在这样和谐。在中世纪,思想活跃、年轻气盛的学生与保守的市民时常会发生冲突。从口角到拳脚相向再到大规模斗殴,最激烈时数千市民涌入大学,互射弓箭。十四世纪中叶那次大斗殴,几百名学生被乱箭射死,国王岀面方才平息风波,并判市民赔偿大学500年费用。
    而绵延不断的冲突也促成了一批牛津师生离开这个动乱不安的环境,来到八十公里外另一处荒凉的地方继续办学,于是就有了剑桥大学的雏形。
    由于学生与市民的冲突和骚乱,市民用围墙将学生隔离,学校也不得不采取越来越封闭化的管理,集体寄宿就这样逐渐形成,学院制也随之产生,而学院制又孕育出独特的导师制。从此,学院制和导师制成为牛津一直保持延续至今的教育模式。

    英国有俗语:穿过牛津城,宛如进入历史。
    并不宽阔的主街道两旁,整齐地矗立着中世纪以来的古老建筑。而射线状的一条条胡同,一道道山墙,又将我们引入历史的纵深处。哥特式尖塔、灰色圆屋顶、钟楼、方庭、巴洛克式的教堂、博物馆……,以及后现代的档案馆、购物中心。据说各时代的重要建筑师都在牛津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维多利亚风,往往混杂在一起。不经意间经过的一方空间,就可以阅读到数百年里堆积起来的绵延不断的历史。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不甘于按图索骥地走遍那些必游景点,也总想在还算充裕的时间里去发现些不一样的牛津。于是决定早起,在城内的街道、小巷晨跑。

    余秋雨在《牛津童话》里写道:起个大早,是贪图整个牛津还在沉睡时的抽象性,便于我们把许多有关它的想象填补进去。如果到了处处都是人影晃动的时刻,它就太具体了。
    好吧,姑且将自己穿行于牛津城的晨跑,叫做寻找牛津的抽象性。
    清晨六点半,天微亮,穿戴整齐(得意于自己未雨绸缪,竟然带了跑鞋、运动裤等跑步行头),酒店门外的那条街道还亮着街灯。牛津冬日清晨的冷冽立马激醒了还在昏沉状态的大脑,不由打了个激灵。
    街灯昏黄,路上的积雪还没完全化,被人踩出窄窄的小径,并不影响跑步。前面一位穿黑色短大衣的男子正不紧不慢低头默默走着,长长的街上只我们两人,以及不紧不慢亮车着车灯的红色、黄色、绿色的公交车。与深沉古旧的城市色调比起来,牛津的公交车倒是非常亮眼。
    天空是淡淡的蓝,只在天边处透出一层淡淡的粉色。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此时的小城尚未完全醒来,街道空荡、冷清。偶尔走过或者驻立街头的行人,也是裹紧大衣,目无表情。偶有一间卖早餐的面包店,正准备开门营业,女店员半推开门,面包和咖啡的香气飘来,那份温暖迅速传遍全身,让人有进去小坐享受美味早餐的冲动。

    人群隐去,寂然无声。此时沉静、肃穆的土黄、青灰色的古老建筑们才是这座城的主角,它们或互相对语,或集体吟唱,或继续孤傲地昂然而立。它们不再只是冰冷威严的石头房子。

    圣玛莉教堂高耸的尖塔和不远处拉德克里夫图书馆青灰的圆屋顶对望着,教堂的螺旋式立柱与图书馆的古罗马式圆柱交相呼应着,教堂在讲述着几百年前学生和市民的那场血腥冲突。学生们都是教会的修士,可依然年轻气盛、桀骜不驯,而市民则保守落后。双方争斗中,学生以教堂为堡垒和屏障。
    是什么样的矛盾,要以你死我活的方式解决?教堂无言。
    只是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在教堂追悼死去的学生,牛津的市长和士绅也要参加。
    如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文明战胜野蛮,理性之光闪耀,叛逆和围攻早已和解。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几步之外的叹息桥像是在街道上架了一道拱门,廊桥架在几步宽的街道上着实有些奇怪,据说是形似威尼斯的叹息桥而得名。传说考试失利的学生会在桥下叹息、哭泣。但仔细看下,桥下视野开阔,接近广场,是人来人往之地,站在此处哭,必成一景啊。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马俢·阿诺德赞美牛津是"如梦似幻的尖塔之城",无处不在的哥特式尖塔,让表面冷静理性的牛津有了浪漫主义色彩。也许这个古典人文主义的发源地,本就是缪斯的故乡,这里从不缺少深情的、忧伤的诗句。

    在拉德克利夫广场旁边,是高傲并不招收学生的万灵学院。那丛林般的大大小小尖塔,挺拔矗立,像在齐声低唱着颂歌,纪念战死沙场的亡灵。
    牛津城的尖塔,放眼望去,或高耸云端,或细密如林,或繁复华丽,或简洁朴素。一抬眼,一回头,尖塔无处不在。
    牛津的浪漫又是内敛的,它常常被包裹在理性思㵷的外壳之下,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破壳而出。比如基督教堂学院那个擅长逻辑推理的数学老师,在泛舟时给孩子们编织出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奇幻世界,至今都有好奇之人在城内的花园里拼命寻找着爱丽丝落入兔子洞的角落。而每年7月份的"爱丽丝日",整座小城又会变成童话世界。
    而在最古老的墨顿学院里,托尔金教授在给学生批改试卷时,在学生交的空白卷上写下"从前,在一个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从此,一个庞大的中土世界的神话王国诞生了,《魔戒》、《霍比特人》、《精灵宝钻》……

    在城区奔跑、穿行,一不留神就会闯入一处高墙耸立的狭窄逼仄的小巷,这是各个学院四周围合封闭的修道院式庭院那背街而立的高墙所形成的狭小空间,有点儿像老北京的胡同,却比胡同高傲威严。
    中世纪以来陆续建起的学院,密集地分布于城区,越是市中心的学院历史越悠久。大部分学院重复着大致相同的修道院式风格,一座中央内院四周,分布着小教堂、食堂、图书馆、门房等,高墙将它们与外界隔绝,高大的门廊里开着一道狭窄、不起眼的小门,而小门也往往是紧闭的。这些学院,就像是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庄园,井然有序。它们沉默而孤傲地保持着千篇一律的中世纪的传统和华丽,是名副其实的象牙塔。
    清晨的巷道内,空无一人,一个人跑在青黑色的石子路上,空气阴冷,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竟有点儿阴森,森的感觉。
    七点多,街巷里的行人多了些。
    有夹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有牵着条小狗不紧不慢的,还有像我一样晨跑的。
    不时有自行车疾弛而去,这是个适宜骑行的小城,四通八达的巷道,还算平坦的路面,横穿整个城市,也不过三十分钟。
    当然,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穿着黑色泥子大衣、夹着公文包,清俊挺拔、迈着沉稳步子的牛津教授们,其风度气质,也是牛津的一道风景。为什么只说男教授?只因女教授发福者多,虽不失气质和风度,却算不上靓丽风景。此时正值圣诞假期,学生并不多,偶尔有背着双肩包学生模样的走过,也是不紧不慢,似乎正享受假期的闲散。
    在宽街旁的书店Blackwells门口停下来休息,这么早书店尚未开门。不起眼的小门店,竟是一家有2万多册图书的百年老店。昨天进去转了一下,內里真是别有洞天,上下三层,三间店相连。一排排书架前,人们或站、或坐,或安静看书、或随意挑选,整个店内密集而不杂乱。据说二层的二手书店,常能淘到意外惊喜。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返回时,在横跨查韦尔河的莫德林桥上驻足,望着桥下静静的河面,冬日的河水清浅沉静。忽想起牛津一词的来历。牛津,其实是最简单的意译。据说古代这里,是牛群可涉水而过的浅滩。津,当然就是渡口。

    这座伦敦西北端的小城,真是名符其实的渡口。学子们带着在巴黎未竟的学业聚集于此,探寻智慧和文明,接着走出去,在剑桥停下,继续学术研究。剑桥人又飘洋过海,在美洲新大陆建起了哈佛。
    从牛津这个渡口出发,知识与智慧,到达一个个的彼岸,实现一次次的传承和发扬。

    长久以来,牛津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子,来此求学。在城区的街道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推着行李的孩子。那一定是在寻找自己要去的学院。这里的有些学院连名牌都没有,找起来并不容易。
    寻找大学之路,决不仅仅是炫目于名校的光环。站在查韦尔河的岸边,千年里静静流淌的河水也许可以给我们些微的启示……
    几百年来,牛津总是固守着中世纪保留下来的传统,坚持学院制,也延续着导师制这种昂贵的教育模式,那些从外面看来似乎千篇一律的古堡式的学院,历经数百年似乎从未改变。从中世纪沿用至今的校训"上主是我的亮光"(拉丁文,来自《圣经》的诗篇),彰显着学校的宗教起源,也是探寻知识和真理的启示。
    从经院哲学时代起,牛津就以"获取普遍知识,理智训练"作为育人的理念,历经时代变迁,始终坚持着精英主义教育,坚持着以"培养有教养的,具备思想和行为上一切优良品行的人"的教育理念。
    把育人放在大学的首位,把有教养放在比有高深的知识更重要的位置。而学院制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学生们全部的生活和部分的学习都是在学院里,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导师对学生的课业负责,也要对学生的品性负责。师生共同探讨学问,学生还必须学会与老师辩论,学会挑战权威。这种自由教育的理念,正是牛津能够卓越的根本吧。牛津的校长曾说:如果经费紧张,宁愿少建一些设施,也要坚持导师制。
    正是这种执拗般的坚持,牛津在几百年的轮转沉浮中,虽有短暂的停滯和衰退,却始终是现代思想和科学进步的源泉。数以万计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从这里走出去。
    "大学之所以为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而学院们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看似古怪的传统,也依然每年不变的上演着。
    比如晚宴、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期末考试等一切正式场合无处不在的黑袍,5月1号总会在莫德林塔顶响起的唱诗班的咏唱,墨顿学院的凌晨绕庭院倒走一小时,新学院的检查城墙仪式…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固守传统,并不是顽固封闭。就像牛津的学院,布局和建筑形式保持着中世纪的传统,但是在石头围墙深处,早已发生了变革。建筑装饰,后期的修缮、加建中,早已融入了文艺复兴、维多利亚时代以及许多现代派的风格元素。更有甚者,有些学院干脆在古典建筑的旁边,建上一座后现代派的前卫建筑。比如扎哈·哈迪德为牛津圣安东尼学院设计的中东研究中心,曲面状的打破力学平衡的建筑外型,透亮的玻璃和不锈钢装饰面,动感十足。该建筑还入选了牛津保护建筑名录。有人说牛津城里的这些现代建筑是一场灾难,好在牛津有足够的胸怀去接纳这些灾难。

    在近现代思潮的演进中,牛津从未缺席。这里从不缺少思想者、怀疑者、探索者、改革者。宗教改革、政治改革、牛津运动,牛津的历史,就是英国的历史。
    这里是一个热爱知识和成就精神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可以仰望星空,追问人类最本源的问题而不会被视为疯子的地方。这里是一个鼓励批判和质疑的地方。
    古老的牛津,一切变化在缓缓行进,没有焦灼和慌张。
    千年以前的浅滩,如今已是知识与智慧的深海。始终不变的,是它依然是一个渡口,追求智慧和真理路上的渡口。世界各处的学子汇聚于此,学习、研究、讨论、创造,一批批的学子进来,几年后,再一批批奔向远方。在求知的路上,这里是理想的驿站。
    "训练一个年轻人,开阔他的视野,让他能够承担起世俗的责任,成为更好的社会上的人,对全人类有益的人。"
    "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里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这是牛津大主教、教育家约翰·纽曼关于大学的理念的演讲。纽曼始终倡导自由教育的理念,牛津一直以来,也始终践行坚持着纽曼的理念。
    优秀的大学,不仅仅是大师辈出,更有如纽曼这样的大教育家坚持和推动着。
    大学之路,不仅仅是奔向盛名和光环,不仅仅是为了那烫金的文凭,更是对理念的认可。认可这种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惧权威,勇于担当的教育理念。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与牛津的亲密接触只有短短的三天,所有的走街串巷式的探寻只能蜻蜒点水、走马观花。三天的时间在小小的城区可以走上近十个来回,可是拉德克里夫广场上的石子路面,哪一块很硌脚,哪一块已被磨平?我却始终也没搞清。

    追寻智慧的路上没有终点站,不管是在此停留还是去到下一站,都要庆幸,这个冬天遇上的这个写意又抽象的牛津。
    高街路口巍然耸立的莫德林方塔,每次进出城区都会远远望到,以至于脑子里定格的牛津画面,就是这座方塔。也许某年的5月1日,会再来到方塔下,听一听几百年不变的唱诗班颂歌。

    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那个抽象的牛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va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