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人不遇》

《寻人不遇》

作者: 寻美丽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5:39 被阅读0次

《寻人不遇》读后感 15/4

《寻人不遇》

看到这本书就觉得很亲切,是因为书名和我的姓氏都有一个“寻”字的缘故。

解读后才知晓,《寻人不遇》原来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原文是:“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作者的一次发泄情绪,竟然有了这首《寻人不遇》的好诗。

《寻人不遇》

这位比尔·波特的美国作家,又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

《寻人不遇》

这一次,一个年过花甲的外国人抱着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从他的视角,解读了我们从未了解过的古诗人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凄凉的、悲壮的、豪情的优美诗句。虽然我对诗词没有多大热爱和研究,但是依稀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表达精美之处。不由得也让我熏陶了一回,同时也让我对作者产生了敬佩之情。

《寻人不遇》

从2012年开始,比尔·波特开始了全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为此,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最好的酒”向每一位诗人致敬。

《寻人不遇》

由于我是陕西西安人,近几年西安文化旅游发展也是蒸蒸日上,《长恨歌》古装艺术戏剧一度作为代表性的题材在大唐芙蓉园进行表演,为的就是让游客们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发生在古长安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壮爱情故事。白居易的诗词《长恨歌》,是一篇叙事诗词,诗词很长,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读书会的朋友们,有机会去西安一定要欣赏这个婉约感人的爱情故事。

相关文章

  • 寻人不遇!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美国人,独自一个来到中国去拜访古代的诗人,每拜访一位诗人,就根据这位诗人生前的爱好准备酒,敬诗人一...

  • 寻人不遇

    跟随作者比尔.波特从北京出发,第一站到达山东曲阜,这是孔子的故乡。中国能成为诗的国度,孔子的诗经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 寻人不遇

    刚刚过去的三天小长假, 棒棒和妈妈回南部老家了, 昨天下午回来, 我们一起聊了好久。 棒棒很兴奋, 第一次坐高铁,...

  • 寻人不遇

    看导读时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此一时,彼一时! 作者比尔·波特,个美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 寻人不遇

    一 4月7日,春假之后的第一个周六,又是我去中文学校上课的时间。下了一晚的雨没有停歇的...

  • 寻人不遇

    半生潦倒半点窘 一处凉风一处穷 唐宋闲卿休乱颂 燕赵本是故琅琼

  • 寻人不遇

    今天都在整理文案,都是什么协议啊需要思考的东西,烧脑烧了一天,人有点懵逼。而今天晚上八点半又是听新书的日子,书名《...

  • 《寻人不遇》

    3个月影响100个人读书“第5天” 中国古人倾向于凭藉旧物、或者到石碑中与旧宅内怀古。而西方则更偏向于直接拜谒名人...

  • 《寻人不遇》

    《寻人不遇》读后感 15/4 看到这本书就觉得很亲切,是因为书名和我的姓氏都有一个“寻”字的缘故。 解读后才知晓,...

  • 寻人不遇

    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一个人在书中和在实地旅行的感觉是不一样,我也经常会去到这些有故事的地方,经常感受到你内心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人不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w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