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自性实现”与养育孩子
“自性实现”这个词现在很时髦,感觉很多地方都在用,但在我看来,这可不是自性实现,叫“自我实现”或者“利己实现”还差不多。 当然也不是说“自我实现”不好,“自我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前的日本,大家是和其他人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地生活着的。可是,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变了,觉得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强调个人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女性,在漫长的历史中,她们的自我一直都被压抑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被迫服从于“母亲”这个理想形象。所以,和不愉快的过去断绝关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理所应当的,放手去干就好。比如,努力经营一个自己的小店、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争取人们的认可等。
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些都是“自我实现”,只不过是想要实现一个小小的“我”而已,算不上特别了不起。
“自性实现”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
自近现代以来,西方人一直认为自我的确立非常重要。日本人也不再看重“与他人联结在一起”的重要性,转而学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认为确立与他人独立开来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但后来发现,就算切切实实地把自我确立起来了,到了中年还是会有巨大的焦虑和不安滚滚袭来,也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而与这种焦虑相对抗的,就是荣格所说的“自性实现”。
大约在1930年,在因心理问题来找荣格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当中,有三分之一是看上去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的人,他们拥有地位、金钱和名声,是确立了自我的成功人士。但正因为已经很成功了,所以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荣格写道:“拥有一切并完全适应了这个社会,这竟是他们的烦恼。”于是,他们开始思考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比如:“我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呢?”“我死了的话会怎么样?”或者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荣格认为,把心灵的全部内容,包括自己终将死亡的事实一起接受,这就是“自性实现”。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无论确立了多么强大的自我,人都终有一死。
如果一个人信奉基督教,就会认为活着时努力确立自我,死后在最后审判时会得到好评,进而升到天堂,正是这种信念在背后支持着西方人的自我确立。但是,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信基督教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人死不能复生,那就意味着自己在世上拼命争取到的东西全部都会消失。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怎样接受这个现实?这就出现了非常复杂的问题。
而且,在物质匮乏的过去,人们每天为了温饱就已筋疲力尽,根本无暇考虑“死是什么”这种问题吧?而如今,物质丰富,温饱已经不成问题,长寿也变得普遍,所以人们才会直面“死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荣格心理学中,意识的中心是“自我”。与之相对,包含无意识的心灵全部内容的中心是“自性”。“自我实现”是指处于意识中心的“自我”的实现,所以人们会倾向于做那些能得到社会认可的事。但“自性实现”不同,因为包含了无意识这个毫无章法的因素,所以做的一般不是能被他人称赞的事,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事。 举例来说,一位创建了印刷厂并获得成功的人到了中年突然想到“我原本是想要画画的”,于是开始画画。他自认为画得很好,于是让自己的公司印刷出来售卖,可并没人来买,结果公司因此濒临破产,这就是自性实现的开始。也就是说,自性实现常常与自我崩溃相离不远。如果还是在建立自我的延长线上,那就只是自我实现罢了。但在自性实现中,会发生与自我实现完全相反的事,甚至有破坏自我的动力运作于其中,甚至蕴含着让自我死掉并重生的“死亡与重生”的主题。所以,自性的实现非常不容易,因为自我死掉后有可能难以重生。
如今成了社会问题的“婚外恋”也是如此。“我真的喜欢这个人”,虽然这种想法从社会伦理规范上来说是不好的,但当事人会认为“我问心无愧”,从他的主观上来说的确如此。但是,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实现这种想法的话,就可能会被社会责难,甚至众叛亲离、失去社会信用,一味遵循自己的想法做事,甚至会成为罪犯。此时,“自性到底如何实现”这个难题就浮现出来了。但其实也不必完全按照原本的想法去实现啊!比如婚外恋,如果认为婚外恋的行为实在是难以接受的话,还有个选择是写婚外恋的小说啊,不是还有个词叫作“象征性的实现”吗?
荣格具体指出,人类在人生前半段的目标是自我实现,而在后半段应致力于自性实现。也就是说,自性实现在年轻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是上了一定年纪之后的乐事。但是在现代,似乎无论年龄大小,必须把这两者同时努力做到才行,可能这与信仰的淡化相关。“与他人相联结”“老天爷”等过去支撑着日本人的社会规范也被削弱了,于是人们不得不很早就开始考虑“人是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养育孩子和自性实现可以共存吗?”我认为没有比养育孩子更有趣的“自性实现”了。“养育孩子就是自性实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养育孩子要求一个人把心灵与身体都投入进去,也就是必须整个人全然投入才行。 孩子们总是做一些不着边际、莫名其妙的事,比如愣愣地发呆、用泥巴搓泥球玩,从意识和自我的角度来看,真是乱七八糟、毫无意义。但换种说法,那些事对于自我来说虽然是不可理喻的,但面对突如其来地降临到自己面前的事,不是去抱怨“我怎么生出这样的孩子”,而是认认真真地当成自己的命运来接受,并思考“如何与这样的孩子生活下去”,这就是自性实现。换句话说,养育中的自性实现就是去接受不尽如人意的孩子。 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会发生各种出乎意料、讨厌烦心和不明所以的事。在这时,我们很容易埋怨“是那个家伙不好”“是这个孩子不好”来逃避问题,但清楚地接受“发生的所有事都是我的事”就是自性实现的第一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这个个体会慢慢浮现,甚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难以理解。“我”之中有很多自己不愿承认的东西,把这些东西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接受是很可怕、很痛苦的。
但是,自性实现就是要面对这些一直以来潜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并且还要把它们变为有用的素材。“如果可以的话真是不想面对、不想去做啊”,做这些事就是在进行“自性实现”。 “自性实现”也是伴随着牺牲的,因为“做一件事”就意味着“不做另一件事”。举例来说,如果想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那么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舍弃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这时,意识到自己“牺牲了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明白牺牲的必要性也是自性实现的一部分。否则,不明所以的烦躁情绪就会越积越多。清楚牺牲和不清楚牺牲的差别是很大的,就好像是棒球比赛中投手在投球的时候,脑子里想着跑垒员的存在和完全没有意识到跑垒员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因为如果投手不注意跑垒员的话,就很容易被对方偷垒。
“牺牲”,总让人有些负面的感觉,但在真正理解了牺牲的意义之后,就会生出深刻的喜悦来。但如果不了解它的意义,莫名其妙地感到因为牺牲而烦躁的时候,就会毫无必要地疲惫不堪、大动肝火。父母以“为了养孩子我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为借口而互相推诿的话,只会让人生气。一旦理解了抚养孩子的意义,就会发现其中的快乐和喜悦。 认真开始考虑“自性实现”的话,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行的,有时还必须考虑到与他人的关系。比如为了爱人你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就算自己不吃饭也要让孩子吃上饭……这比自己得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更重要,也就是你会考虑对方比考虑自己更多。所以,认真地开始思考“自性实现”的话,其实就相当于在考虑“世界”的问题并且会带来“快乐”。
除此之外,还有单身人士、没有孩子的夫妻……我认为这些人士也在做着象征意义上的实现“养育孩子”的事情,但这次我就先不涉及了。 “自性实现”也并不是一旦完成就可以一生都高枕无忧了。荣格反复强调“自性实现的过程”,或者说“个性化”,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我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人?”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走过一生。至于自己脚下的道路是否通向“自性实现”,我想只要迈开步伐,在途中就会明白的。而对于之后走到哪里、需不需要调整路线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要想得到答案,除了扪心自问没有其他的办法,因为这正是名副其实的“自性实现”啊!
就如青春期的孩子,当社会运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与过去产生冲突,冲突升级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简单粗暴地与过去割裂开来。
自我实现更倾向于个体与目标,目标达成后会有愉悦,也会有空虚、不知所措。
自性实现更倾向于整体与过程,可以减少选择过程中的纠结与彷徨造成的伤害,达到面对一切的坦然与乐在其中的超然。
理解自性实现与自我实现的区别,是哲学也是生活,也是抵抗焦虑的良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