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救赎》是IMDb和豆瓣上都排名第一的佳片,也是我最喜欢的片子之一。电影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唯一的证人被典狱长害死后,他逃离监狱,在墨西哥重获新生的故事。
这部片子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价,恰恰就是因为没有过多的炫技、夸张的桥段来抓取观众的眼球。它只是用一个朴素的故事告诉我们,希望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主角蒂姆·罗宾斯赋予了安迪沉静、知性的性格,和一双贯穿电影的忧郁眼神。随着电影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这双眼睛的背后有一颗不屈的心。
与蒂姆·罗宾斯对比的是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他在监狱里扮演的是社交达人,表面上吃得开,可以搞到一切监狱里没有的东西,比如牙刷、烟、口香糖。可是在日复一日的监狱生活中,他已经被“ 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
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都是殿堂级的艺术家。蒂姆·罗宾斯1992年就凭《超级大玩家》获得戛纳电影节和金球奖的双料影帝。摩根·弗里曼1989年获得金球奖,2018年获得美国演员工会的终身成就奖。大家可能更熟悉摩根弗里曼一点,我们在《百万美元宝贝》《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七宗罪》中,都可以发现他的身影。
01
在一个经济发展良好的时代,应该是没有什么人想去监狱的。
因为监狱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地方。
难吃的食物,干不完的体力活,上厕所要打报告,被人吆来喝去,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由。
但是这还不是监狱最可怕的地方,比失去自由更可怕的是监狱有一套灰色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有时候连苟活都是一种奢求。在监狱外,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有法律和警察保护。而在监狱中做一个守法的好犯人,却不一定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男主角安迪在进入监狱的头几年里,就经常被鸡奸犯骚扰。他的脸上时常有伤:
法网之下,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杀人的权力,但是狱警却实际掌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高高的围墙下,随便给囚犯安一个罪名,他们就有了必死的理由。
体制的漏洞下,囚犯就如案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典狱长和狱警们利用职权之便,揩油、挣钱。他们需要安迪这样的银行家,把来路不正的钱款洗得一尘不染。
所以,尽管典狱长知道安迪是含冤入狱,他却并没有主持正义。
他把唯一的证人叫到监狱外,以逃狱的罪名杀了他。
讽刺的是,被射杀的囚犯是一个心底澄澈的小偷,而典狱长却是一个杀人如麻的魔鬼。
02
监狱纵有千般不好,但它还是让人慢慢地体制化了。体制化的坏处就在于,当你习惯了监狱的生活,即使自由摆在面前,你也不想拥有了。
老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监狱待了50年。由于受得教育比别人高,所以他被安排在图书室工作。在监狱里,老布受人尊敬,有朋友,养着一只小鸟,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甚至还打心眼里感到快乐。
所以,当假释被批准的消息传来,即将重获自由的老布并不开心,他甚至想通过伤害狱友的方式留在监狱。
最终,老布因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选择了自杀。
这可能是肖申克监狱中,每一个囚犯的结局。
03
抗击体制化并不是容易的事。环境有时候是一把锋利的刻刀,可以将人的灵魂镌刻。
就说瑞德吧,他在监狱里混得风生水起,也渴望自由。电影的开头,瑞德还满怀希望的申请假释,背着一些悦耳的套话。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的死去,他开始明白,不到垂垂老矣,政府是不会放心他回归社会的。
他只能接受着自己被体制化的命运:
安迪却一直在抗击被体制化。从入狱开始,他就在制造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机会。比如说他主动向警长请缨帮助他合理避税,从而使自己的朋友获得啤酒的福利;又比如说,他虽然身在监狱,却一直申请扩建图书馆的款项,把一间逼仄狭小的图书室变成了一间可供狱友看书、听音乐的休闲场所。甚至,他用近乎20年的时间挖了一条通往自由的隧道。
有人说,安迪能够做到这么多事,得益于他丰富的学识。可是能够20年如一日,挖出一条逃跑隧道,他依靠的不可能只是学识。
就像电影末尾,安迪在信中对瑞德说的: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
希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一个人只有有希望才会有力量。可是拥有希望却没有那么容易,就像电影里的瑞德和老布一样,当我们身处井底时,很难想象天空有多辽阔。可是如果,我们能推自己一把,让心中燃起希望,希望会成为我们一路过关斩将,抗击命运的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