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学习和实践笔记

如何学习和实践笔记

作者: 冯玉真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15:36 被阅读78次

    所有内容均来自超级个体。
    1.如何读书,
    2.如何学习;
    3.如何复盘
    4.如何管理知识
    5.如何建立知识晶体。

    功利读书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的最近发展区。
    简单的说—— 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
    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
    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
    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

    1.为什么要高效读书(时间有限)
    2.如何高效阅读--功利性读书--有目的性的读,能马上实践。有一定难度。
    3.书分为三类:娱乐性--读着玩;知识类-检索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实践。心智类--学会思考;
    4.怎么读--先选书--建立总体框架---带着问题去读;

    寻找一手源头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

    如何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

    1. 多感官
      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画一遍、做一遍
      尽可能从更多感官通道学习——你能被刺激的感官通道越多,记忆越深刻。
    2. 进入好的圈子,好的社群,找到好的导师
      进入好圈子、好社群、好导师,不要那么快下结论——
      “他无非就是……,”或者“这不就是XX书里写的……吗?”
      用你的三手知识诠释一手知识,这是弱者逻辑,只是让你安心。
      要认真品味优秀的人。

    下面是费曼技巧的实操——

    a. 选择一个你想理解的概念
    找一张白纸、写下标题——要起范儿——真正觉得自己要讲课了。
    b. 假装你在教某人
    入戏。假想一个新学生,他的年龄、身份、场景,然后就真的给他上课。
    当你一次次去解释的时候,你会对自己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还差什么,有所体悟。
    c. 如果遇到问题,停下来翻书
    当你讲不下去的时候,跳回到学习资料上,重新学一遍。一直到自己能讲顺为止。
    d. 简化你的语言
    不要用术语,使用自己的语言。假如你还在用生僻词汇,或者讲不清楚概念。
    其实就是你没有真正理解——试着简化语言,或者打个比方,让自己真的明白。、

    了解了这一点后,我学习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时方法就不一样了:

    1. 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过去学习是花很多时间阅读,记录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加工这些信息。而现在我不仅仅记录让自己受启发的内容,还停下来思考: 这个知识和我过去哪些经验相关?我还听过类似的方法吗?
      这么做,可能阅读时间会长一些,可是我常常会因此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到的规律联系,让我突然把很多知识串联贯通起来。这样做,也让学习发挥了复利效应:现在读过的书都会为我未来获取新知识提供帮助。
    2. 询问和查找重要结论的原始出处
      在古典老师的文章中看到一个重要的观点或规律,我不仅仅要记住结论,还要更进一步做功课--寻找这个结论或规律的原始出处。
      比如,你可能接触过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大多数人就是记住了这个结论。然而,你去深入研究这个知识的出处,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来自心理学家对小提琴手训练的研究结果。当你知道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你对这个结论的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性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3. 构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和生活里
      我们不仅仅是要知道一个方法,更要知道这个方法怎么用。正如我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到的 “知识”的定义——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它就只是一个数据或者信息。如果你看完了一篇古典老师的文章,频频点头认可,但是生活照旧,那么你不配说自己拥有了这个知识。
      你只有把知识用在改变你的行动上,才算真正拥有这个知识的第一步。关于应用知识,古典老师几乎在每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个“每日践行”的版块。对于这个版块,我们必须真正地主动践行, 而不只是看完就算了。

    一、从记知识点,到记关键词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成为各种搜索引擎重度依赖者,遇到任何问题,我会第一时间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人研究过吗?
    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里分享?
    我用什么关键词最可能搜到?

    关于知识结构树,大家可以问自己五个问题:
    我希望在哪个领域深入研究?
    我是否有关于这个领域从入门到精通的知识框架?
    我从哪里可以获得并学习基础的框架?
    我应该坚持定期不定期阅读哪些方向的网站、书籍、数据库、课程保持知识框架升级?
    我每周投入在主题阅读上时间要保证在多少?

    关于联系阅读,我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是否关注超过5个不同大领域的新闻?
    我是否不满足新闻报道而喜欢看深度评论?
    我是否主动关注观点不一致的网站或个人?
    我是否会去思考不同事件和观点背后的联系和原因?

    关于跟踪行业,我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定期关注某个行业的新闻?
    我是否定期查看某个行业的期刊?
    我是否定期参加某个行业的会议?

    关于输出信息,我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定期在某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是否加入某些高质量的社群并经常参与深度讨论?
    我是否会走入线下活动面对面吸收新思想?

    什么是知识管理?


    image.png

    如果说管理是“调用资源,有效率有效用地达成目标”。

    知识管理的本质应该就是——收集和整理知识,有效率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

    如果用身体打比方就是:“吃得好(信息资源),吸收好(认知资源),

    运动好(学习效率),更健康(有效产出)。

    要重新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是让大脑“吃得好”;

    要区分三种读书法,是让认知资源最优化,让大脑“能消化”;

    理解“学习金字塔”,是让学习效率最高。

    要“极其功利地读书”,要“输出倒逼输入”,

    因为这样以终为始,学习才有效用,才能有效地产出。

    所以外行人的学习刻度表,往往是“读了多少本书”,

    “画了多少脑图”或“我手机里有多少个APP工具”。
    其实并没有多少提升,只是豆腐脑。没有体系。

    而《超级个体》追寻的学习刻度,应该是“掌握多少一二手知识”,

    “认知效率提升多少”、“熟悉了什么学习方法

    “以及最重要的“输出了什么”。

    如果你是自己的首席知识官,输出就是你的绩效指标。

    1. 把印象笔记等知识管理工具当知识管理

    第一步:接球,拿稳球——收集、整理知识

    第二步:调整动作,准备上篮——提取、整合知识

    最后半步:投篮,命中——形象化、表达知识
    收藏和分类-这是前两步,还有2个动作你没有做——你什么时候读?用的时候怎么提取、提取的产出是什么?
    但也有倒过来用的聪明人——
    我的一位设计师朋友刘莹雪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她负责过很多大型项目的体验式设计,
    这需要她短期了解一个行业。她的方法是订阅要研究的领域的所有头部公众号,但是然后并不打开
    。做方案前,从行业高手处找到“关键词”以后,再去搜索,阅读后直接做成文章。

    1. 把思维导图等记忆工具当知识管理

    a. 不便搜索:如果当你要提取知识,就发现手绘的图并不方便——

    不能搜索,不能互相链接,甚至不好保存。

    b. 不利传播:而作为知识产品的输出,手绘图往往只能让人觉得“woo,好好看,好用心”
    ,但是个性化的表达并不利于传播——我大部分时间无法直接看图理解内容。
    c. 不好整合:明天我们会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树状结构的;更加重要的是
    真正系统地输出内容,需要整合很多张脑图的知识,这意味着脑图们需要分拆然后整合,手绘做不到。

    另一种方法就是视觉引导的思路,国内这个体系是毛泡泡引入的
    ——用手绘走通知识管理全流程。
    她认为视觉引导未必是脑图、
    也不一定要炫目,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用视觉提取知识。
    我看过她在某个大型论坛的会场,讲者一边讲,她一边画。
    讲完视觉导图就出来了。即使没有听课,看图也有个60-70% 的理解率。
    这也就完成了知识管理的三个过程。

    1. 把写作、讲课等当成了主要的知识输出
      知识管理的输出方式有: 内容、技能和判断

    心理学家、《心智探奇》的作者史蒂芬•平克说—— “ 写作之难,
    在于把网状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
    恰好对应的就是知识管理的收集知识、整合知识、呈现知识三个步骤。

    1. 把写作、讲课等当成了主要的知识输出
      a. 输出内容
      写作和演讲的确是常见形式,但除此之外,知识的输出有非常多的形式:
      比如产品设计新思路的PPT、开会时提出的一个新观点、两个人之间有启发性的谈话,哪怕吃饭时的一个段子……你可以用很多形式输出不同的知识。
      b. 输出技能
      知识也能转化为技能,比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的上升,你更加知道如何搞定某类客户。
      c. 输出决策
      很多人听完课以后,决定投身某个领域。刘备见完诸葛亮,决定三分天下,这也都是知识转决策——投资者做最多的决策,所以他们学习也最勤奋。

    职场人最好的知识管理产出——复盘
    写文档和写复盘。
    如何复盘呢?

    1. 什么是复盘?
      “复盘”本来是围棋术语。对弈之后,棋手们通常会把对局重演一遍:
      去发现自己的错误,理解对手的思路,研究最妥善的走法。很多围棋高手都把“复盘”当做棋力精进的重要法门。
      后来,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将“复盘”思想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并使其广为人知。坊间流传一个“柳传志环”PDF,看上去是PDCA戴明环的对标。
      Preview——沙盘推演
      Do——过程,具体执行
      Fupan——复盘,通过执行过程和开始假设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不知道是不是他原创,但这种HYPY (han yu pin yin) 的造字霸气,真是厉害了。
      简单来说—— 复盘就是将做过的事,重新推演,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失败的教训。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长进,其实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断掉进同一个“坑”。作为自我学习最重要的途径,复盘可以帮你在自己身上克服自己的惯性。
    2. 复盘的流程
      先想象最近做过的一件事,然后跟着复盘流程: 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发现规律 ,一起复盘下。
      (1)回顾目标
      回忆下你做这件事之前,你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
      这个目标设定得靠谱、精确吗?应用“SMART法则”扫描目标
      有没有发生“目标损耗”?事前定了个高目标,事后没达到,安慰自己说:“还是有成长的”。
      团队是否还记得目标?是否对于目标有共同的认知?
      ps:目标损耗——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比如你心里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还不错。
      (2)评估结果
      满分10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差了多少分?差在哪里?
      如果能够再提高10分,你希望提高在哪里?
      (3)分析原因
      情景再现,一个个环节回顾事情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可控的: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是不是全力以赴?
      需要合作的 :自己的部分做好了吗?需要合作部分,是否为别人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时间和支持?
      不可控的:是否有充分沟通,即时跟进进度? 有没有方式纳入控制?有没有控制风险?
      (4)总结经验
      哪些事情应该坚持做,哪些应该马上停止做?
      哪些人、行为的价值值得重新评估?
      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具体该如何做?
      对整个事情背后的规律,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有没有哪些“经验”,其实是假设?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基于我们对于事的假设:
      假设“努力”可以“成功”,所以拼命努力;
      假设“读书”可以“智慧”,所以屯集书单;
      假设“小习惯”不会有很大效应,所以不关注。
      一次次复盘,其实就是一次次自我升级“假设”的过程—— 假设变了,行为也会改变。
      所以可以在“假设”升级的基础上,再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来进一步巩固这种“新假设”带来的习惯。
    3. 复盘的契机
      感受越即时越好,“复盘会”就在事情发生现场做最好。好的团队就如好的棋手,事情结束后不庆贺,也不埋怨,而是坐下来复盘。因为复盘本来就是事情的一部分。
      有一个人要当场记录所有人的观点和思考,记得记录“感受词”。
      思考则需要一定空间。即时记录感受,并不要当场得到结论。带着思考放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看这些信息, 会有新的思考。
      如果是团队复盘,尽量不要一开始就说,而是让大家先单独整理思考10分钟,然后再开始。
      对于个体来说,“反思日记”、“三件事+回顾”都是特别好的复盘习惯,今日事今日“复”。
    4. 阅历和经验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说,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经过2次创造—— 一次是在脑子里构思,一次是真实地做出来。
      其实一件事情可以经过3次创造,除了前面2次,还有一次是复盘。复盘既是在重新理解过去,也是在酝酿未来。
      我看很多团队特别特别的可惜——好不容易用1个月的时间策划和执行了一件大事,无论成败,学费其实都已经交过了,却没有一个复盘,等于读了四年大学,没有拿学位证书。
      前天和十点读书会的创始人燕恬聊天,有小朋友问:
      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却很有经验?遇到事有很多思路,这种阅历和工作经验是怎么达到的?
      答:你还是踩的坑不够多,不够大。
      我一边低头吃面一边心里想:还有很多人是踩了不少大坑,但从来没出来过。
      爱因斯坦对于“疯狂”的定义是:“用同样的方式做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不复盘的人持续用一套动作做事,却希望结果不同——他们是期待运气帮他躲开这个坑吗?
      这是不是疯了?
      阅历这个东西,不仅要经历,还要阅读;经验这东西,不仅要经历,还要体验 ——但是他们忘了复盘、复盘、复盘啊。

    做这件事情设想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做的怎么样?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你得出什么样的经验,以及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

    如何让知识变成晶体的知识结构,
    我总结为下面4大类:树状、关联、次序、数据。


    4种知识结构

    1.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
      MIT计算认知科学实验室主任Josh用计算模拟了循环结构、星星结构、方块结构、链条结构等,最终用数学方法证明人类最佳的抽象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
      最经典的树型结构是书的目录。再比如昨天的内容,其实就是:知识管理分为“知识储存”、“知识提取”、“知识呈现”三个部分。也是个典型的树形结构。
      这些层级再加上点首字母缩写,就变成了常见的某某法则。比如目标管理的SMART法则、发现天赋的SIGN法则、成就事件分析的AEIOU法则。
      中文其实叫做口诀法——我在讲教学设计的时候提到:“金贵十分恋”的口诀。分别代表“进入导语-规则-时间-分享要求-练习开始” 。
      把知识树状处理,编成口诀,就是一个好方式。
    2.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
      比如《超级个体》专栏中常常出现的金字塔结构,展现的就是一种——“底层为基础,逐渐升级”的关系。比如“ 马斯洛需求层次 ”。而漏斗则恰恰相反,展示的是“上面不要就漏下来”的关系,比如说“ 求职金字塔 ”。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数学公式也是关系结构,比如说:E=MC²,展现的是能量、质量和光速的关系。这个我们也有在用,比如生涯规划强调的“定位=行业x企业x职位”。

    3.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序列关系是一种流程图的知识结构。展现事情的前后、因果和逻辑关系。
      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就是说明书的步骤指南——第一步,第二步然后是第三步。比如我提到的“不从第一页读书法”就是典型的序列关系:找书-目录-章节。
      再比如我们转载的求职逻辑图,如下——一件事从上到下全做完才算完。
      都是典型的因果结构。


      微信图片_20180907150949.jpg

      最后数学公式也是关系结构,比如说:E=MC²,展现的是能量、质量和光速的关系。这个我们也有在用,比如生涯规划强调的“定位=行业x企业x职位”。

    4.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序列关系是一种流程图的知识结构。展现事情的前后、因果和逻辑关系。
      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就是说明书的步骤指南——第一步,第二步然后是第三步。比如我提到的“不从第一页读书法”就是典型的序列关系:找书-目录-章节。
      再比如我们转载的求职逻辑图,如下——一件事从上到下全做完才算完。
      都是典型的因果结构。


      image.png

    《透过结构看世界》也有类似的知识结构分类,分为16个类别
    有很多知识结构呈现之巧妙,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他们本身就自带美感,比如太极八卦图。
    黑白两个部分平分秋色,代表阴阳调和,相互依存和平衡。
    阴鱼的眼睛是阳,阳鱼的眼睛是阴,再增加一点动态弧线,展现出阴阳的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对方就是转化的诱因和方向。这是时间和因果关系。
    在太极图的旁边,3个连续或者断开横条组合,形成8个不同的卦象。这8卦两两重叠,展现出64种不同的卦象。


    image.png

    如何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1.大量看模型
    不仅要看,还要每次思考这个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这一点我们《超级个体》专栏的童鞋特幸运,我是个知识晶体控——每天的成长卡,都是一个知识晶体。这个专栏的订阅者应该已经有63个了。你大可以自己琢磨。

    1. 自己尝试模仿
      看了一个模型一段时间后,不妨关掉图片,自己画一遍。
      费曼技巧转述时,也可以自己尝试画一遍,看看和原来的架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
      时间一长,你脑子里的模块足够多,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
    2. 强迫自己写本书
      这个是高阶用法——每当我需要研究点什么,我先假想自己要出一本书,然后先列我自己作为初学者的所有问题,然后按照逻辑给这些问题编成一个目录。


      image.png

    知识变现的3条路径
    知识变现、内容创业这个行业之所以诱人,因为感觉门槛极低——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杯咖啡和一个大脑就能开始工作。
    在生涯规划师看来,越是门槛低的行业,隐性知识越多、成功率也越低 ——比如说相声,貌似谁都有嘴,都能来一段,但是著名相声演员很少。
    1.携带强势能,做知识产品
    “马太效应”来自《马太福音》里——“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去”,后来被形容为——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一个行业的资产越轻、评价标准越抽象,“马太效应”就越严重,比如表演、时尚、设计、文学等行业—— 好像谁都能干,从而吸引了大量初级选手入场 ;但同时缺乏清晰的好坏判断标准—— 大众不好判断时,就容易选择已经成名的人 。这些领域都是一群侏儒和几个巨人的领域,是超级个体最容易出现的领域。而知识变现恰恰同时符合这2个标准。
    这是一个拼“势能”的领域。罗振宇、马东、吴伯凡、刘轩……每个平台的爆款都符合这个规律。如果你自带强势能,选择一个关键词,做好一个产品,肯定行。
    2.短期大量产出,产生势能
    有人问:“我读书、坚持写书评、并且发表,现在20篇了,有反响,但是一般,我该如何成为IP?”
    我问:“用了多久?”
    ——“2个月。”
    “说实话,很难。你速度太慢,干货太少了。”
    如果你没有一开始就自带势能——不妨尝试黑马之路—— 快速、大量产出精品内容,创造势能。
    要有多迅速?我请来的成长导师战隼,2011年读了419本书,写了378本书评。笑来是有段时间每天一篇高质量的心智文,三月成书;李叫兽则是每周一篇近乎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教学。这背后都是一群极聪明的头脑、很高超的知识管理能力者在秀肌肉。
    你不是需要名动天下的一战,是需要持续产出一场战争。
    3.宝藏就在你身边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2个看上去不那么酷的知识变现方式: 卖时间和投资,恰恰是最好的开始方式——通过知识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通过知识提高判断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学习和实践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ec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