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职业转型的阵痛期,另一方面是写作的再次瓶颈期,感觉无法拯救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想要成绩,想要尽快摆脱现状;
另一方面,却在各种逃避,逃避人际交往,逃避各种行动,哪怕有了想法,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缺少了执行力。
这两个方面,让我变得越来越拧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就比如写作来说,一直希望通过写作来救赎自己和改变自己,也知道了通过写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可能性。
但是更多时候,仅仅停留在想象上,虽然知道了很多方法,但是都没有执行,没有认真训练,这是我所不能容忍的一点。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还是源于自己人性中的劣根性吧。
不管是谁,只要他是个人,是个高级动物,就避免不了人性的弱点,自私、贪婪、懒惰等等。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的好,有的人就各种暴露?
无法有的人会相当自律,做任何事都有清晰的动机,有强大的自驱力,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做,为什么而活。
是否拥有理想和意识,并且为了这个理想而去做出一定的改变,是区分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因素。
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的多,做的少,那么大概率陷入了虚无主义,完全沦为了人的劣根性的奴隶。
曾国藩说过,人要知行合一。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做到知行合一,想到了一个点子,一个计划,马上去执行,马上去兑现,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以求尽可能接近和达到目标,这是非常宝贵的一种素质,也是一个人能否真正改变自己的关键所在。
因此,有什么想法或者梦想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愿意去改变,能否愿意为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去放弃一些东西,懂得延迟满足,懂得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自己遇到的问题一样,明明很想成功,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成绩,但是有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非常搞笑,做出令自己感到沮丧和尴尬的行为来,这是非常让人不解的。
我想通过自我救赎,来做点什么,来改变点什么,去达到些什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想法,还是那句话,有想法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有把想法付出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状态,不断调试方法,最终达到目的,这才是令人钦佩的。
没有一以贯之的行动,那想再多都没有,这真的是非常实际的想法了。
所以,与我而言,现在想什么不重要,愿意为了这个想法去付出些什么,才重要。
我希望尽快实现自我改变,那就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愿意尝试各种训练,愿意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更愿意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愿意付出,这些更显的弥足珍贵。
其实,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总之看起来很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和观点。
但是,我却在写的过程中,又一次让我释放了心里的一些烦躁情绪,这或许就是写作本身的一种价值,嗯,真的很疗愈。
不管怎样,先去写吧,只有努力去写,努力去剖析自己,通过写作去宣泄自己内心的各种纠结和矛盾,让自己充分暴露出问题,才能知道接下来要到底走向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