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赴一场教育之约DAY3:心灵的启迪

赴一场教育之约DAY3:心灵的启迪

作者: 圈圈浅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13:15 被阅读0次

北师大学习的第三天,每节课堂时间都在想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吧,就像看到电影的后半段不想让它继续一样,永远存在一个没有尽头的地方,虽是贪心,却也是眷恋。

下课后,老师们依依不舍地陆续离开教室,三三两两,慢声细语地与同伴交流着学习的第一手心得体会,就现在十二点的宿舍依然在交流着一天学习的心得体会,无不为这种高度的引领,怀有敬畏之心。

教育的目的是修己达人,那么如何在电影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北师大杜霞教授用一部部经典之作向我们诠释了电影的意义。为班级中现在正在做的电影课程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立场。杜老师从电影的诞生追溯了电影本身的意义,摄影机的发明不仅是工业机器,也是一种娱乐方式,深刻影响了人的活和思维方式。

琼·皮克·费斯坦伯格曾说:当我们身处黑暗的时代、战争和消沉中时,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平凡的捷径,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我。

文学、历史、电影、艺术…并不是能更直接地参与世界的改造,但她却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改造世界的冲动和欲望,能唤起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豪感受,能唤起一个人坚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信念。杜教授说电影能唤醒生命的激情,重构我们的意义世界。

儿童拥有比成人更强大的好奇心,所以电影与儿童更相关。

现实与梦幻的交错是这部电影里面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让梦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值得珍惜。作为一部展现儿时的幻想与热情的影片,男女主角拥有的是一种关于世界能够通过梦想改变的信仰。

选择看电影的情形,与选择听音乐很像。你需要找到与自己的心情相匹配的对象,找到与心情比较协调的颜色,好像那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你自己的讲述。你需要在别人的片子中释放自己的能量、情感、理解力与想象力。不只是释放,而且能够打开你已有的视野,拓展眼光的界限和体验的界限。

【电影的传播优势:审美与教育的融合】

电影作为一门声像并茂、视听兼顾的综合性艺术,以其生动的视影觉奇观、丰富的信息来源和真切的感染力等,而拥有了其他单一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神奇魅力,成为现代社会最具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和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也最大程度地

实施着对社会“文化一心理”的导引与建构。

【电影:潜移默化的教育】

电影虽为一种娱乐,但对于教育,实有莫大的影响。——蔡元培

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英格玛·伯格曼

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 爱因斯坦

【电影中的童真世界】

瑞典女教育家爱伦·凯认为,20世纪是儿童被重新发现的世纪,童年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两个有着巨大差异的世界,孩子的世界与心灵是无限广大的,他们不是附庸,而是主体,尽管他们赢弱的躯体需要呵护,但这不代表他们精神上的无意识和依附性。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迅速吸纳了西方的“新儿童观”,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一文中写道:“童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顶。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

现实与魔幻的切换是用心去切换。电影是梦工厂,是造梦的地方,是获得精神、情感上的触动和满足。电影中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惊或奇或跌宕起伏或平凡深远,无论是哪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表达,可以明确的是好的电影都会对人生的启迪产生良性的作用,电影能够唤醒生命的激情,重构我们的意义世界。好的电影会触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给予更多成长的空间,好的电影会触及学生人生的感悟,会帮助学生行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努力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最终的、伟大的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古巴)何塞·马蒂

可以说你想要的答案都在电影中

什么是教育内在的价值?什么是教育真正的追求?

电影教学如一般课堂教学一样,需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使不同阶段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启发就是一堂成功的电影课。

把爱好与教学有机的结合,一定会有收获的。

真实的与人建立生命的链接,倾听学生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内心,对于教育是真的越了解越执着,回想起有一次,班里有位同学课堂上发生了一些事情,情绪有些激动,我抑制住内心的小火气,告诉学生:“你任意择一种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觉得好一些的方式休息一下,如果想好了就来办公室找我吧。”

触及心灵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真正的学问,应该是能养生命、清澈心灵的。是能够让一个人如风一般自由翔翔,是能够赋子一个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智慧?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者?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智慧?】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

清华附小成志教育目标

使命: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育人理念

理念: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成志的原因 为什么而做?

启程

知行

修远

选择成志的原因:

通过大量调研、访谈,我们发现对于今天的儿童而言,当物质的极大满足已经让这一代的孩子,不需要再为生存去奋斗之后,意志品质不强、价值追求不清、理想信念不足等现象,则成为阻碍今天的学生成长乃至成才的关键因素我们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追本溯源,找到了传承百年的学校办学的文化基因:成志。

感言: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基,是清华附小这所百年学校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志”:理想与抱负、意志与品质、实践与行动。

“成”:是儿童实现“志”的过程,也指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一是“构成”,学生内心对“志”的三种含义实现互通、交融及转化之后,心中之志最终形成;二是“养成”,学生经历小学阶段承志立志及弘志旅程后所获得的品格与能力养成;三是“达成”,小学六年奠基人生价值的达成。

成志教育明确成志内涵紧扣成志主线,传承文明、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始终“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尊重儿童天资与性情,指向理想

与抱负,砺意志与行动,使其“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实现从“立志到立人”的过程。

理论建构志

感言: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成志教育,赋予历史以时代的内涵,依据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规律,以价值观塑造为导向,强调“成志在小学阶段的独特价值努力以“成志”为突破口,寻找小学阶段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实践探索——(一)纵向:启程知行·修远学段三进阶学段三进阶,以成志为价值引领,通过融合学科、打适空间、段长责任制等举措,整合育人要素,实现生命成长周期性进。

课程变了,课堂怎么办?

“预学”: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发现不懂的问题,着准备和质疑走进课堂。

“共学”: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研究内容,师生、生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延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后续学习素材和途径,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主题课程培养探究意识,每一项课程都有清晰目标导向,目标有了就是在坐中学,学生的成长都有一些关键事件在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赴一场教育之约DAY3:心灵的启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kb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