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人设定行动计划,我只羡慕,不付诸行动,因为做不到。
次数看多了,难免手痒,于是在前几天开始效仿。
尤其这个春节过后,整个人好像被抽去了筋骨,颓废了很多,一直徘徊在低能量气压带,不想做事,勉强做事提不起精神。
生怕滑入摆平躺烂的泥淖,不得不给自己上紧箍咒,于是,规定早起时间、每天读多少页书、写多少字的文、走多少步路。
目标太高,很有可能半途而废,于是,我给自己设定的计划,用力伸手就能够到。
然而,懒惰的惯性实在强大。
空下来的时候,心里明明想着读书,手却本能地点开手机,明明告诫自己只看一个视频,事实却是一个视频接一个视频地刷,处在感官娱乐中,时间遛得特别快,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眨眼没有了。
或者,终于下定决心捧起书,最多坚持一二十分钟,要么站起来到处晃荡,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想吃零食想喝茶,要么头昏脑胀浑身不自在,果真应了那句“懒驴拉磨屎尿多”,但只要点开小视频与娱乐八卦,立刻百病消除,精神抖擞,聚精会神的程度,比考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摸手机,晚上睡觉前看手机,手机才是年轻时候的知心爱人,呆一起多久都不觉得腻。
一天结束,躺下来之后,开始为一事无成懊恼,一天时间白白浪费了 ,又于是,发狠明天早起,明天认真读书,明天好好写文。
第二天如期来临,依旧晚起,依旧抱着个手机放不下来,依旧没看几页书,依旧写文急如救火,越快越好,巴不得一分钟完成。
这几天,计划全部泡汤,目标虽有,就是做不到。
我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做成一件事,跟有多少空余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的人一门外语学得磕磕巴巴,有的人可以学会几门语言。同样,有的人时间多得整天墙根下晒太阳,周年做不成一件事情;有的忙到席不暇暖,犹能见缝插针,海绵里挤水,吹拉弹唱无不精通。
天赋有不同,勤劳与懒惰、坚持与放弃,其区别,不可小觑。
我小学那位碎米嘴女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叨叨:上等人不用打骂自成人,中等人打打骂骂也成人,下等人打死骂死不成人。
根据多年的足迹,毫不谦虚地说,我可以归为中等人行列,鞭子一抽,抬腿就走,有时达到挥汗如雨,但鞭子一旦停下,就勉为其难,吞吞吐吐,磨磨蹭蹭。
不用扬鞭自奋蹄,那不是我,我没有这样的领悟与自觉。
现在的我,身后没有鞭子霍霍了,顺势躺下,不动脑筋不出汗,久而久之成了一盘散沙。
懒马常有,鞭子不常有。
如何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