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回了趟老家,以前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我们一家过年常回去,自打 5 年前他们相继去世后,这几年都没回去。这次回去,跟着我爸见了几位我已经不太认得的邻居。听到了一则 63 岁女人的私奔故事。
男主角是我们村一位姓徐的大爷,女主是隔壁镇上的,都是 63 岁。徐大爷的老婆因病去世快 10 年了,这些年他一直独身,也一直在寻思着找个老伴安度晚年。女主不同,家里丈夫健在。不过,女主不顾世俗的眼光扔掉原配丈夫来到了徐大爷家,跟他搭伙过起了日子。
还记得《白鹿原》里的黑娃跟小娥么?徐大爷有点像老年版的黑娃。去年女主家盖房子,徐大爷是其中一位泥瓦匠(农村很多地方还是允许自建的;60 多了还像黄牛一样干活的人也有很多,无论男女。)干活累了,喝水吃东西之时,女主就跟徐大爷攀谈了起来。一来二去,就熟络了,女主留下了徐大爷的手机号。活儿没多久就干完了,徐大爷回家了。但女主跟徐大爷之间的联系可没有断了,时常通话。发展到后来,女主电话里告诉徐大爷要到他家来跟着他过,还真带着简单的包裹来了。
徐大爷知道她家里还有丈夫,不过也接纳了她,像夫妻一样过起了日子。
女主是什么样的人呢?勤劳。据我家一个亲戚说,真是能吃苦。徐大爷家在南边小河东有一片一亩的玉米地,「她一人匹(音)掉,弄回来了的。」(这里的匹,在我们方言里是把玉米棒子掰下来的意思。)刚来那阵子徐大爷又去别处给人干活,女主担心中午跟徐大爷的儿子儿媳一块吃饭尴尬,怕他们嫌弃她,就带着我们那边最便宜的茶点和热水,在地里对付一顿。
不过徐大爷一家对她倒是不错,没把她当外人,儿子儿媳把肉啊、菜啊都往她碗里夹。徐大爷见她来没带什么衣服也给她买了衣服,指望着她在这里常住。现在这些衣服还在家里放着。相濡以沫,就这么幸福得过下去很好吧?
可惜,好景不长,女主的丈夫寻来了,据说是来了 6 次终于把人给带回去了。徐大爷对女主最后说的话是,「你是有男人的,我也没法子,如果将来不论你是离婚了还是男人死了,你来,我都要你。」
女主在家有丈夫,为什么还要跑到徐大爷家跟着他过日子呢?「潘驴邓小闲」,徐大爷沾不上边,但也确实有他的好。
在讲这段经历时,村里那帮闲散,表现的是下作,总结起女主在他家不走的原因,说的是,「还是你瓜大」,配之以猥琐的笑;或者问,「你在她家盖房子时就睡一块了吧?」......
而徐大爷说起这事,对女主有着同情和疼惜。相比勤劳能吃苦的女主,她的丈夫是个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主,而且回家后常常打她。女主就这么忍了一辈子,她受够了。恰好丧偶的徐大爷是个忠厚老实的人,给不了她富贵豪奢,却知冷知热,她当然想跟徐大爷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
可惜的是,最终她还是被丈夫带回了家去。听说,后来她又给徐大爷来过电话,徐大爷给她的回复就是前面说的那句。再后来,她又跑去了别处,具体去哪儿了,徐大爷也不知道。
中学时看袁枚的《祭妹文》,里面有句话印象特深,「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这是袁枚总结的他妹妹早逝的原因。我当时特别惊讶,这些「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恋传统真他妈害人,袁枚的妹妹遇到了用现在话来说的「渣男」,就因为学习了「古人节义事」,被洗脑了,还得忠贞不渝,不离不弃。
那些垃圾传统是把女人当做了男人的财产,未出嫁是父亲的财产;出嫁了是丈夫的财产;丧夫了是儿子的财产。今天这种思想在城市里已经很难看到,不过它们的遗毒在农村随处可见,只不过大小不一。所以,我了解到这位私奔到徐大爷家的女主,心里很敬佩,她突破了思想上的束缚,不顾农村里落后的世俗观点追求自己幸福,真是了不起。祝她好运。
我其实挺喜欢看网上关于「油腻男人」一类的争吵。没有对油腻男人的讨伐,哪儿来的进步。人们常说,「你自己什么样,心里还没点B数么?」可大多数人是什么B样,他们心里真没数。
2018-02-21 16:38: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