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群里的点评,学到好多,也一直在对自己写的报告做修改,总觉得自己没写好也没法点评别的人~~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也来点评一下:
47号 移动电台产品分析
恰好自己也想在做一份移动电台的分析,看了你的报告觉得采用“战略层—范围层—架构层—数据分析”的框架很系统。在功能板块中采用表格对比的方式呈现也清晰易懂。“我要当主播”这部分内容点出了喜马拉雅先比其他两类电台在UGC上的成功之处。
可能最明显的不足是缺少最后的总结或建议部分,加上这一块会更完美。
然后是在架构层的分析上,只做了蜻蜓和喜马拉雅的,可能这部分的重点是放在总结上,但如果有对比分析会更好。
最后数据部分,分析了新媒体运营情况,可以在深入分析一下。“专题活动”也是移动电台的重要板块,可分析活动推广和参与效果。
51号 互联网共享出行2.0
ppt做的非常精美。最值得学习的是几乎每一部分都能围绕这三个产品做对比分析,非常清晰的展现彼此的差异,而且都会给出相应建议。
建议可以增加对产品界面功能的展示对比,只看到了产品结构,但没有看到具体的操作界面。
运营分析主要集中在微信公众号上,觉得有点单一,是否还有别的运营活动可以加入分析,或者说明公众号的重要性。
4号 婚恋交友类app 竞品运营分析报告
结构清晰易懂,尤其对配对模式的深入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三个产品的差异,在最后的总结归纳部分也非常系统。
产品描述部分的“亮点与优势”这一栏,里面包含了“用户群体”“产品功能”等信息。建议可以界定的更加清楚一点。
后面的推广活动中,有比较了“花田”和“世纪佳缘”两者活跃粉丝的差别,但没有做具体的分析。同时,柏拉图的受众群体更年轻化,如果作者可以根据另外两个产品的受众定位提出运营建议,可能会更好。
5号 阿里旅行VS携程旅行
业务对比做的全面详细,可以清晰的看到OTA行业的业务内容。
个人认为整体重点放在罗列产品大面上有哪些内容,做过哪些活动,有点缺乏细节和数据的支撑。比如活动运营有多少人浏览,多少人参与,转化率多少,可以做一个数据对比,这也可以看到哪些手段是更有效果的。
产品结构的分析和特色功能总结的内容有点少,是不是可以系统总结两个产品结构的差异,深入分析结构差异的原因和可以改进的方面,这部分再补充一下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