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可谓纷争不断,喜欢的人将其视为解放人类劳动力的关键,不喜欢的人说它会将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不管的怎么样,AI的发展都已成为定局,但是宏观来讲人工智能发展可谓是悲喜交加。
从最早的Uber无人驾驶测试车引发交通事故开始,就把这个争议引爆到了最高点。当时Uber的测试无人驾驶SUV经过路口时候,突然冒出一个行人,但是终端控制并未视为障碍物,没有采取相应的制动措施,导致行人被SUV撞倒,送往医院但是由于伤情严重,不幸身亡。事件发生后,直接将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拉入黑暗的深渊,后续Uber也停止了无人汽车的开发计划。可谓是当时人工智能的最大丑闻。
随之而来的一款Google的新产品也引发了人们对于AI道德伦理的广泛热议,Duplex是一款能够“以假乱真”的智能电话机器人,在演示现场使用自然语言无障碍的与人类沟通,而对方完全没有察觉到这是一款软件编写的机器人。演示现场一片哗然,更有甚者觉得这个产品突破了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在这个争议的背后讨论最多的还是未来会不会陷入被机器操控的情景之中?
由于对于道德准备的争议不断,近日欧盟正式发布的人工智能道德准则草案。
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过于担心,频频引发伦理道德争议,所以,2018年12月18日,欧盟人工智能高级别专家组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一份人工智能道德准则草案,这份草案首先为“可信赖人工智能”提出了一个官方解释——“可信赖人工智能”有两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它应该尊重基本权利、规章制度、核心原则及价值观,以确保“道德目的”;其次,它应该在技术上强健且可靠,因为即使有良好的意图,缺乏对技术的掌握也会造成无意的伤害。
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会让一部分工薪阶级受到影响,李开复就讲道:“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程度与合理推测,我认为在 15 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 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机器自动化取代人类繁琐重复的流水线性质的工作,造成一部分人的失业,这是技术发展带来的部分影响。
李开复提到过,重复性劳动——特别是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地方完成的工作,如洗碗、装配线检查、缝纫;有固定台本和对白内容的各种互动,如客户服务、电话营销,相对简单的数据分类,或思考不到1分钟就可以完成识别的工作,如文件归档、作业打分、名片筛选在某公司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工作,如银行理财产品的电话推销员、某部门的会计;不需与人进行大量面对面交流的工作,如分拣、装配、数据输入。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台湾《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未来25年,许多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特别是电话机器人好不好用的问题逐步解决后,更多的人将会受到波及。张忠谋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失业率将上升;二是许多行业员工客服岗位,银行职员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机器拥有更为严谨的“思维”,犯错率基本没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引进,这引发的后果将是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机器人不需要薪水、休息、休假、错误、情绪……至关重要的是,他们比雇佣员工便宜得多。特别是机器人批量生产后,成本会大大降低。那么人们的优势是什么呢?我想,除了创造力,没有什么比机器人更好的了!毕竟,我们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和这些机器人。
因此,缓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人类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要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教育和素质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