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上海交通大学组织2021级新生参观了钱学森博物馆。儿子有幸参与其中,再次被钱学森所深深震撼和感动。

今天,儿子在家庭群里分享了昨天活动结束后的心得:
“今天有幸参观了位于老交大的钱学森图书馆,感悟颇深。说到钱老,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幅画面便是他面对采访时的那两句反问:“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蕴藏在这背后的民族自信,在许多年后的今天,依旧熠熠生辉,照亮青年前方的道路。“A man of firm ideals and strong beliefs”是对他最真实的评价——他的信仰是星星之火,是红色的中国。“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辛福生活。”这样一种“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精神,正是我们这时代的“后浪”所需要的。钱老为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钱老,您放心吧!中国人已经有底气平视这个世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计日而待矣!”
随后,他又说到:
“在知乎上看到中科院表示做到了核聚变可控 ,虽然有夸大的嫌疑 ,其实离商业化还是很远 。但不久后我或许就可以献一份力了!很喜欢那个时代的学术风气 ,精英荟萃 ,集思广益 ,各献其力。希望如今国家花的钱能落到实处,主媒能认真负责。再等等我!”
看完这两段话后,我差点落泪了。

我想起了今年的6月25日,面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老师,儿子说:
“我希望大学能从事理论研究 ,国科大的科研环境特优, 我的兴趣在这里 。初高中努力地钻研数物就是为了大学的深造 ,这也绝对会成为我以后生活幸福的直接来源。我的梦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虽然很难,我不想在追梦路上停下来。我愿意坐冷板凳,但我的生活会是滚烫的,不管待遇如何。倾身于热情总是没错的。”
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儿子以五分之差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失之交臂。儿子有些失落,但得知自己被录到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儿子又很高兴。我们说这个专业有点冷门啊,儿子说:
“我想为国家做点事情!”
说这话时,他17岁的脸上还满是稚气,但目光里有着一种令人心动的坚毅。

说实话,儿子的勤奋努力与家国情怀,常常让我这个40来岁的老母亲自惭形秽。很高兴看到儿子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向前奔跑!
儿子在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给我们分享了一些照片。在被钱学森深深感动的同时,我真的也被儿子感动到了!

有人问:“你是怎么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儿子的?”我说:“只要三观正,孩子就差不了!”来人往往显出不可置信的样子。
显而易见,我这答案,说服不了他们。但,这就是我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