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年9月7日读书笔记

2023年9月7日读书笔记

作者: 龙套哥萨克海龙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20:44 被阅读0次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437小时,第2368日

    阅读《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靖康二年三月七日,金军立张邦昌,建傀儡政权,次月初即撤回北方。张邦昌失去了军事后盾,即自动退位。幸免于难的哲宗(徽宗之兄)皇后孟氏由道教尼僧还俗,被奉为元祐太后,垂帘听政(四月四日)。四月十五日,元祐太后应群臣之请,发布“告天下书”,归神器(皇帝位)于康王,“嗣我朝之大统”(《续鉴》卷九七,靖康二年四月甲戌条)。

    北宋政权并非亡于权臣篡夺或农民叛乱,其支配体制与机构也未被破坏,更未失去成员的效忠。宋王朝之所以瓦解只是因为金军占领了首都,对国家中枢造成致命的一击。

    如何恢复政治权力中枢,整顿正规军,对金的侵略采取军事性对策,当是此时最紧急也最重大的政治课题。对于当时最大政治课题有一定认识,已就全面问题拟妥政治计划的领导人士,就是高宗即位后立即被召用的李纲。

    李纲虽出任宰相,复归政权中枢,却未能掌握此一以高宗为中心的政治集团。当他抵达之际,高宗集团大致可分为拥立高宗集团,与高宗即位前才被消灭的张邦昌系官僚。先就张邦昌 —— 开封系官僚来看,在李纲到任之前,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已三次上奏,主张和议,“不可以(李纲)为相”(《要录》卷六,建炎元年己未朔条)

    后年(建炎四年五月),黄潜善、汪伯彦去职后,努力实现藩镇政策的中心人物,竟是被李纲所贬逐的范宗尹、谢克家等人,尤其是出任宰相之职的范宗尹。

    以黄潜善、汪伯彦为首的侧近集团,之所以不满李纲,据说是因为“趣(李纲)赴阙。先是,黄潜善、汪伯彦自谓有攀附之劳,虚相位以自拟。上恐其不厌人望,乃外用纲。

    开封于闰十一月末陷落,康王则在匆忙间于十二月一日开大元帅府。这时劝阻康王断念北行,保护他不受金军追捕,开设以勤王为大义名分之大元帅府者,当推知中山府陈遘(通常以其字亨伯相称)、知相州汪伯彦、知磁州宗泽等地方首长最为尽力。这三人中,陈亨伯于中山府阵亡,宗泽受命处理开封城陷后守备军事宜,结果,一直留在康王身边而有拥立之功者,就只剩下汪伯彦了,这也是日后他能得高宗信赖的最大原因。

    在另一方面,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原都只是地方官,骤然进入政权中枢后,既缺乏规划国家整体运营的经验,也无法体系性地推展自己的见解。

    北宋政权瓦解之时,身为政治领袖的李纲,不但能掌握当时的状况 —— 尤其是掌握了亡宋之金人的对宋政策,也拟出了重建宋朝的整体构想与个别的政治计划,这是他与不知所措的高宗,还有被评为“无远略”的高宗拥立集团,大不相同之处。

    宗泽死后,他麾下的开封守军散佚,流落于中原、两淮、江北等地,南宋政权为了收拾他们,费尽周章,

    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在梁扬祖的努力下,高宗之下的诸武将佣兵之得以维持,全赖此巨额的专卖收入。

    侧近拥立集团中容纳了这群财务官僚,他们所提出与所实施的财政计划,与李纲的财政理念截然不同。于是,我们也就能够明白,当李纲与黄潜善势同水火不能两立之时,高宗何以要放弃声望较高的前者,转而支持能广开财源、组织编成能力与营运能力皆获好评的实务官僚。

    当李纲、宗泽系官僚败于黄潜善、汪伯彦,高宗决定巡幸东南之时,南宋政权就已决定了基本格局,放弃了华北、中原的民族保卫战,成为保宗社的江南政权。

    就政治史来看,建炎三年( 1129 )春的金军江北侵伐作战,与禁卫亲军反叛事件,不但使高宗拥立集团没落,也造成政权担当势力的全面交替。先是黄潜善、汪伯彦等原主政者,因为扬州陷落而被责以对金防卫不力、情报收集不足等罪名,贬官去职。接着而来的亲军反叛事件,又使得皇帝侧近的最高军事首长王渊与多数宦官被杀,而自康王时期以来的扈从武将苗傅、刘正彦,也因是叛乱主谋而遭诛杀。

    建炎三年以后,权力中枢内的主要人物年龄层大幅降低。其中虽也有如吕颐浩般年近六十的长者,但知枢密院事的张浚则仅三十三岁,“国朝执政,自寇准以后,未有如浚之年少者

    这与“无远图”、只求苟安的拥立集团大不相同。这或许是缘于他以往的经历与生活经验,“父丧家贫,躬耕以赡老幼”(《宋史》,本传)。又因为“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同前),故他应属于华北在地地主、官户阶层,而非腐败的、寄生的、都会的权门之人。

    拥立高宗集团的政治决定,不但丧失了两河、中原,也制造出无数的武装流民势力。于是在皇帝驻跸问题上,江南士大夫们对于金军与江北军贼所抱持的双重恐惧,以及为防江北剧贼而守卫江南的心情,也不能忽视。

    建炎四年二月,金军放弃了由海道追捕高宗,开始北撤,赵宋政权渡过了最大的危机。而高宗与南宋政权之所以得救,可以说全有赖实务官僚吕颐浩的判断与行动力。

    宋将流民武装集团加以土著化,既可阻其南进,又可防卫金人。

    此后南宋政权即以镇压反乱为其重点。先前,吕颐浩在众多皇帝可能行在之地中,选定了江南,现在又以平定江南周边邻接地区的反乱及恢复治安为其首要目标 —— 对金防卫与收复华北、中原失地的问题自然就变成次要的了 —— 无异是再次确定南宋朝作为江南政权的路线。

    时吕颐浩,秦桧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时论所与,乃多引知名之士为助,欲倾颐浩而专朝权。

    以后的宰相如张浚、赵鼎、秦桧等也都为了如何统率家军,还有如何整编皇帝禁军的问题所苦恼,吕颐浩未经考虑即支持桑仲冒险性的恢复旧都论,既暴露了吕颐浩政治的限制,也预告了吕颐浩时代的结束。

    因为自己所拟策划轻易瓦解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吕颐浩,为了打倒政敌,维持权力,使用了一些权术,这让我们认识到吕颐浩善用计谋的一面。可是,拥有一定构想,能组织政治势力,决定国家政策的政治领袖吕颐浩,却也因此而消失无踪。朱胜非虽代秦桧为相,但此后直到绍兴三年九月的一年间,仍是吕颐浩在政治上专权的时代。不过吕颐浩的实质政治生命,已在绍兴二年九月就宣告终结了。

    这种藉由政治手段使叛乱分子归服的政策,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将大大小小的流贼、溃将、土豪、官吏、将军等不同性质的军事势力,就这么不加改变地统摄到国家的军队中,使得南宋的军事编制、军事行动既无指挥系统,也没有秩序,缺乏统制关系的政府军因而状况频频。“今诸将之骄,枢密院已不能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年9月7日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q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