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一片
行云一片过晴路,忽感春风三十年。新妈祖的散文,我写许多年,2024年夏天打算出版《新湄洲》,64篇八股诵,里头的文字可朗诵,传递妈祖扇的声音。《新湄洲》的声音是三月的细雨,将我从清晨的沉睡中唤醒。那声音仿佛春天的百媚千红流动着,飞舞着,不断生长着,不断拔高,根往下扎,叶向外舒展,最终是花和果实了。《新湄洲》,好书!
我常常想,《新湄洲》如果其他莆田作家来写,会是什么味道呢?想来不会像我这样笨拙、老实、中庸、冷静。莆田作家的滋味,多少都沾染一些才子的腔调。当然,说不定,还会夹杂着其他一些什么。《新湄洲》,新时代的旅游为主线,我总觉得这有些是天意。怀感花无数,其时春正深。我的“作家梦”,是不是真的,《新湄洲》可检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07124/8f4d050946755edc.png)
《新湄洲》文章的气质,实实在在的比较多,相比较主流散文,总是少一些什么,好在书的读者不多。以前,很早些时候,我不懂,湄洲岛的记忆,里头有文学和散文的感觉。《新湄洲》卷首似毛笔蘸水写字,意犹未尽里还有梦。意料之外的还有,湄洲岛竟然青春有加。那么我懂了,是“阿妹哥”性格造就的,而现在的《新湄洲》不慌不忙地前进,显示了独立的趣味和中庸的追求,又隐伏着梦想,让《新湄洲》更加沉静,更有烙印感。
我写妈祖散文三十年了。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新湄洲》的审美,是一直清晰而朴素的。它容纳精神的一切,喜悦也好,伤怀也罢,在《新湄洲》里都能看到。几乎,《新湄洲》不负责写实,更不提供正确的标准,文本突出湄洲岛,八股诵中多是活着的样态,或思考,或与生活和谐,或行走,或听读写。人间感绪闻诗语,天后神踪见画图。这些内容中庸,平静,或多或少,都有个性在里面,又有我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供别人体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07124/3392ea30a20cee06.jpg)
《新湄洲》的八股诵,个体与细小,让它与宏大的散文野心划了界限,它是配合朗诵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2020年春天开始,朝茵,我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与我愉快合作《在湄之洲》公众号,主打“水中花”的朗诵风格。情可醉人何须酒,心可醉心何须言。不问红尘琐事,风轻云淡畅游。朝茵的声音帅真,情深深雨蒙蒙的色彩,如明月、湖水、荷花,闻到芳香,听到水声,宛如沉浸在淡淡的荷香之中,简洁像诗。
朝茵用生活化的方法,来演绎《新湄洲》,画面感强,注重节奏。藉地五花五色茵,东风来去寂无痕,无与伦比的美感,不修饰,纯净的。一尊聊有湄洲忆,百感翻然春里眠。写散文以来,我写过很多种应景的文字。大众化的情感表达,发表在报纸的副刊上,会让大家觉得温馨,而《新湄洲》则是拒绝这些的。《新湄洲》的读者,有一定的局限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07124/7bbc5108a6b291e5.png)
物景感人情不尽,因成吟咏寄湄洲。这些年来,我发表过许多博客。许多,写自己的生活。恩波旧是湄洲客,德宇新添天后名。《新湄洲》语言清新、古风浓郁,也有我的生活。我想,既是《新湄洲》的,又是我个体的,那才会有书写的价值,才有和大家分享的可能。散文,是写有深度的,但是要将自己的灵魂放进文字里,要被生活里的某些细节感动了,才去写,而不是为了写某个方面的文章空抒情。而这些要求,恰好也是《新湄洲》的要求。
感动,是指写作者与生活的关系,所要写的生活片断,有让身体和灵魂都有心动的内容。那么,这样的文字也许是好的,是《新湄洲》的。《新湄洲》本身,是打动我自己灵魂的。《新湄洲》,在《在湄之洲》公众号发表以后,更动人了。风云感遇千里会,日月依光湄洲知。朝茵的朗诵,是柔肠百转的诉说,声音的骨血铸就了锦绣文章,涟漪千层,幻梦悠长,拍岸波浪,纵横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