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通常表现友好、热情。然而,另外一面,大I却也表现为攻击性。红皮书中说,大I在情急之时,会口出恶言。关云长甚至把刀架在合作伙伴的脖子上游街示众。
面对如此矛盾的现象,我想到了如下三个问题:
(1)如何来理解大I们在行为风格上所展现出的矛盾现象呢?
(2)如何才能激发大I的正向行为?
(3)如何避免激发大I们的负向行为呢?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来回顾马斯顿的《常人之情绪》中关于大I的观察。马斯顿观察到,小女孩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大I女生会扮演妈妈或老师的角色,比她年龄小的小朋友则扮演家庭里的小孩的角色。可以观察到,大I在游戏时会选择比自己弱的人做为游戏的配合方。马斯顿也观察到在更年长的少年乃至成年人中,大I通常都需要比自己弱的人来“配合”游戏。大I与比自己弱的人之间是“配合”关系,而D与比自己弱的人之间是“对抗”关系。
大 I 可能会看不起比自己弱的人,甚至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在生活中遇到(他认为的)比自己弱的人时,如果对方不愿意加入他,他为了展现优势地位,可能会对对方戏虐之。关云长就很鄙视他的几个同事。
I如果想保持在人际关系中的优势位置,有时就可能采用D的策略。例如男大I可能公开羞辱企图超越自己地位的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女大I会直接与其他试图挑战她社交声望的女性展开竞争。因此,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是,当大I的(男)地位或(女)社交声望受到威胁时,他大概率会马上采用D的策略。对于强壮的男性而言,D的策略常常是有效的,可以令其在直接的对抗中至少暂时位居上峰。但是,对于女性而言,却未必有效。
因此,与大I的战争,是有关“大I的颜面”之争。
与大I的战争有四种策略:对抗、漠视、模糊、加入。
(1)对抗策略。采取对抗策略之前,显然要考虑一个问题:你的力量是否比大I更强,打赢了你能获得什么。显然,这场战争是关于"大I的颜面”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关于你“自己的颜面”的战争。因此,在你采取对抗策略时,就算你赢了,你其实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因此,避免对抗才是止损之道——避免大I损失颜面,避免自己卷入不必要的纠纷。
(2)漠视策略。对于不正确的行为报之以漠视——靠谱!男大I会觉得你一点都不好玩,也就不跟你玩了,哈哈。但是,这个策略有风险,因为也可能激发女大I的好奇心。
(3)模糊策略。在有些情境,你不想对抗与加入,但是又无法漠视。此时,你不得不做出回应。可以采用“夸张拍马屁”的模糊策略。例如,回应“我对你的敬仰之情若涛涛江水绵绵不绝”。没有人会傻到相信这些话。但也没有大I会傻到去反驳这些话。因此,顺利结束对话。
(4)加入策略。如果你想加入,当然这是一个办法。与大I打配合,也是一个选项。
三个建议:
(1)用赞美激发大I的正向行为。弗洛伊德说,人对批评天生有防御,而对赞美天生没有防御。
(2)不要在大I面前展现弱小,也不要展现强大,更不要展现出标新立异或独立特行。展现弱小,可能会引来戏谑。展现强大,会引发竞争。展现标新立异或独立特行都可能刺激到大I。
(3)不要抢大I的风头,不要让大I没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