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1-24 00:16 被阅读0次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

    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后人总结朱熹有关读书的观点、方法、态度、意见、建议,名为“朱子读书法”。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书就像一面镜子——

    天光云影赏心悦目

    庆元二年(1196),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江西省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著名的《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那方塘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啊?因为有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涨水前,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涨水后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漂移。

    《观书有感》描绘诗人“观书”的感受,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不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在“镜子”里来回游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诗人读书,读着读着,眼前突然浮现出他经常读书的地方——半亩方塘——的形象。方塘不大,像一本书,这是形似;方塘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天光云影,景色美极了,多像书中精彩的内容,让人清新、愉悦、豁然开朗,这是神似。

    诗人观书,但不是写观书的内容,观书的举动,而是着重写“观书”的感受。这个感受又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人记忆深刻。诗人的这种感受,正是无数读书人心中有、却没有用语言表达过的感受。此语一出,立即激起读书人的共鸣,遂成千古名句。

    滴水穿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方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啊?因为有水不断地从源头输送而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书是源头活水,可以滋润干渴的心田。但是,源头之水不是自己来的,而是需要发现、疏理、引导,方能注入“半亩方塘”,使之清澈甘美、活力四射。

    曾巩读书诗《冬望》里说:“旁搜远探得户牖,入见奥阼何雄魁。日令我意失枯槁,水之灌养源源来。”正是揭示了“源头活水”的路径。读书需要有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登堂入室的“门径”,从而得以一览殿堂内的辉煌。

    “茅塞顿开”的过程——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第二首诗以泛舟为例,形象地说明读书必经过“茅塞顿开”过程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水暴涨,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原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推移的“艨艟巨舰”,现在却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读古人书,有时候难免会有不懂的地方,就好像探洞者遇到了塌方阻碍,洞内一片漆黑,纵然使出浑身力气,依然难以搬动阻路的巨石,难以见到一丝光明。怎么办?与其盲目地挖搬,声嘶力竭地呼喊,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保存点体力,寻找办法;或者另辟蹊径,等待救援。一旦机会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就会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豁然开朗。遇到难解之处,不妨先放下,去“旁搜远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到那时,你可能惊异地发现:“原来是这样啊!”

    大道至简。这大概就是诗人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也就是要一点点地来,不可一口吃个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循序渐进的第一步首先要熟读,然后再精思。他说:“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又说:“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

    朱熹指出,读书一定要大声读、声音响亮地读。“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这种读法一来可以培养人的朗读水平,二来可以在响亮的读中增强记忆,感受书文的气场。朗读,也就是大声地读,至今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我们现在描写课堂时,常常用“琅琅的读书声”来形容。在熟读的基础上,再认真的思考,自然就会记忆深刻。朱熹深得此法之妙,他说:“苦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朱熹强调读书一定要多,但又不能一味地贪多,否则就会势得其反。他举例说,就好比一个人得了大病卧床不起,许多医生登门治病,各类药物一齐用上,绝对没有好的治疗效果——“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交下,决无见效之理。”

    朱熹还有一首小诗,题为《劝学》,告诉人们一定要珍惜光阴,写得也很别致。其诗如下:“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生春草,阶前梧叶已秋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x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