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9月的时候,因为学位的毕业要求,我赴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生活,也是从那时起,我设想了我未来的生活。
我希望我能在故乡找一份工作,工作是有双休的,周末的时候我可以约好友相聚,节假日我也有时间回家陪陪家人。
在去北京实习之前,我一直想要毕业后离家工作。觉得终于可以脱离约束,大城市工资高,机会多,就业面积也广。是个“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的好地方。
但是随着在北京的时间变长,这种想法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我实习的地方在北京通州区,具体的位置如今已经记不清了,地铁坐到亦庄站还得再倒一次车。
与大家知道的一样,北京单租一间房是很贵的我记得好像是3500还是4500一个月,不过好在公司提供住宿,四室一厅一厨两卫的复式屋子离挤了十个人,面积不能说小,但平摊到每个人头上,也就是放张床,蹲个凳子趴碗面这么大。如果在外工作仅是这点困难,对我来说其实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很快,工作以外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最要紧的是孤独。
我是一人去的,同事们下班后都做鸟兽散,同寝的也各有各的饭搭子。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晚上的时候,住所附近的高楼都熄了灯,近处的公园里漆黑一片,回家的路上只有一排路灯提醒你每日重复不断的生活。按后来过来陪我的同学的说法——跟个孤儿一样。
其次是不断更换的同事。
北京嘛,大家都是五湖四海来打工的,同寝同事里有人来了三年,有人来了五年,平日里接打电话,话里话外间都是回家的打算。今天来一人,明天走一人。一两个月认识下来,七七八八都还是新面孔。
最后应该就是生活节奏了吧
那是在一个周末的回返路上,地铁上,我听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打电话,说的什么已经记不清了,男人应该是个律师,左手一边提公文包一边握着拉环,站在地铁拥挤的车厢里,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
我突然想啊三年,五年后,我会不会也是这样呢,在北京的我,顾不上家里的我,和许多来到北京的年轻人一样,挣扎在赚钱回家以及如何落脚的艰难选择里,这里没有我的朋友也没有我熟悉的人。短假我是回不去的,长假一半的时间应该也在路上。我忽然不喜欢起大城市来,对年轻人来说,这种地方没有生活,只有赚钱。
可能有人会说,年轻人应该有冲劲,应该把重心放在事业上。或许吧,不过我相信生活方式并无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已经工作快一年,很庆幸的,我的生活与我当年的希望基本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