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汾行散记

汾行散记

作者: 蔓茉 | 来源:发表于2023-06-23 09:55 被阅读0次
汾阳王府

这个端午节真的好热,北方真是蓝天白云大太阳的好天气,麦收时节的干热,唤醒了很多过往的关于夏天的记忆。回老家的路上,穿了一件娃娃领短褂上衣和碎花裙,真的很凉快,记忆里没有穿过如此温柔清甜的衣服,可能到年纪了,内心那个甜糯糯的姑娘,苏醒了。

给爸妈带了粽子,家里有好多的荔枝,榴莲,还有最喜欢的菠菜鸡蛋饺子,还有浑源凉粉,安安静静的小县城,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懒觉随着醒了,楼层并不高,家住闹市区,楼下叫卖的,聊天的,碰面打招呼的,一声声就像在耳边,这才是普通的市井烟火人生。妈妈年纪大了,人又胖,她不老的时候也总是慢半拍,一起出门总要等她半天,我笑着叫她“大象”。

汾阳王府

一个暑热的午后,爸爸开车带我们去了文湖景区,汾阳王府居然开放了,见到了王府大殿,第一感觉是宽敞大气,并不是明清繁文缛节的建筑,完全唐朝建筑风格,严整开朗,虽是新制,也感受到气魄宏伟,还见到了李白和郭子仪的雕塑,爸爸说这就是打金枝的地方。

文峰塔还是有点古韵,绿树掩映中古建古塔,别有一番景致,文峰塔的看头,是天下第一塔,是第一高,84米,另一个懂电影的人知道,是电影“山河故人”中出现过的元素,赵涛在塔下面雪中跳舞。塔下面有唱歌的大爷,围了一小圈听众,一男一女唱着小酸曲,陕北民歌拉手手亲口口,作家叶广芩写过她在陕北插队的时候,听到的民歌歌词,直白大胆到让人脸红,他们唱到“咱们两个圪佬佬里走”的时候,庆幸我们已经走远,不忍卒听。明末清初的古塔也不算多久远,它见证了这个小城人们的精神生活变迁。

文峰塔

回来的路上,是穿过一条条小街巷,虽是汾阳人,但因没有在县城上学,也没有一个朋友同学,因此一切都是陌生的像走在别人的故乡。印象里的老家也只是村口的那个十字街,还有来来往往的半挂车,那才是故乡剪影,爸爸一路上讲哪里哪里要拆迁,我说你现在都是小灵通了,什么消息都知道。我们在一个晋南饼子店下车,三人喝了三碗老豆腐,清亮的卤汁,嫩香的豆腐,形成一种夜幕时分独特的诱惑。

小街巷

第二天要起早去赶火车,去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是准时又免费的,车上听着几个大娘拉家常,高考放分了,她们说谁能上一本,谁能去985,文峰塔没有白建,文运亨通了。火车上一水的都是大学生,长发短裤耳机,他们有他们的青春,还有一个大爷用唱戏机放着咿咿呀呀的梆子戏,起的太早有些困,在梆子戏的咿呀中,闭目养神一会儿,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火车上的售货员来了,开始兜售新疆蓝莓果,内蒙奶贝奶酪牛肉干。

一切都好像是那么的自然随和,好像是时光回去了十年前,十五年前。一件两件特别的事情也许当时我们带去另一个空间,又在十多年以后全都回来了,此去经年,回来当然不是少年又仿佛当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汾行散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zm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