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女儿把燃气锅炉订了,考虑到使用的频率比较低,就买了质量一般的。260、标价6999元,店里搞活动实际按出厂价优惠到了4200元。和阿敏一块去看了,飞飞谈的价,今天就到货了。
昨天刷涂料的没来,装石膏线的早上来干完活回去了。实际上只有两个匠工在,飞飞给帮忙。今天砌卫生瓷的钢武来了,两个木工,两个吊顶的,三个刷涂料的,一个电工,七个上全了。安排飞飞晚上在寺沟一家人餐馆宴请大家,给了四瓶剑南红,四合芙蓉王。叮嘱不要把谁喝多了,既要招呼好各位小师傅,又不能出事。
本来主家应该在新区招呼大家,怎奈最近受疫情影响,稍大一点的餐饮店都不营业。而且中午喝酒下午不宜干活,下午请客喝了酒还有十几里地,他们回家又不方便。听飞飞说邻村的一家人还营业,便让他代劳,今天早点收工去吃顿饭喝点酒,以表达主家的谢意。各位匠工全是一个村的小乡党,干活尽心尽力,大家辛苦了!
今天中午在院子里收拾洗衣池,偶然抬头看见四楼的屋顶装饰,仅仅是加了两条黑色的装饰条,顿觉眼前一亮。不由上楼仔细观看,觉得大气而且简约,就是自己满意的效果。顺口把几个小伙子夸奖了一番:咱阿姑社出来的都是能工巧匠。看来穷山恶水未必是坏事,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被逼出来,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令人欣慰和自豪。这便是穷则思变,在平凡的世界,干出不平凡,活出了不平凡。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在建材、建筑、家俱行业,阿姑社村的年轻人在老一辈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出现了一大批企业家,个体老板和高级技工。从经营木器厂、家俱店、油漆店、玻璃店、木地板店、涂料店,到各工种的匠人,阿姑社人几乎无所不能,随处可见。这些孩子们比我的儿女都要小许多,虽然书念的不咋样,但钱挣得并不少,小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这段时间,他们做工干活时,手机播放着各种流行音乐,那种逍遥自在,那种快活让主家亦开心。只是有时候声音有点过大,我怕吵闹了邻居,提醒他们把声音放小一点。谁知他们以为邻居反感,就不再放音乐了。
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故乡振兴的希望。年轻一代,喜欢读书的能上大学的固然好,但高中专毕业之后考不上大学的,也无需悲观失望。只要学好一门手艺,肯吃苦,照样可以有出息,照样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反过来,看到一些自以为上了大学,是科班出身的人,未必就一定会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未必就一定有高收入。目下的人工工资与二十多年前翻了几倍十几倍,我举双手赞成,认为这是消灭“三大差别”最有价值的途径。只有这样继续下去,高歌猛进,乡村振兴才会有后劲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