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卢松松在他的百度动态里说:“20岁左右创业,父母不支持;30岁左右创业,爱人不支持,大的干不成,小的不想干;40岁左右创业,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戏说好像活的还行,不要那么拼;等60岁退休了,却发现一辈子都过去了。一辈子就在喊创业的口号,却永远在等最好的机会,等待是最大的失败…一定要有改变的勇气,人生才会有价值。”
读完卢松松的话,非常感同身受。
我们总是在说,等最好的机会来了就干,结果最后等来一场空。可见等待并不是成功的前提。所谓的时机,也不过是拖延症的一种借口。
01
几年前,我和几个同事同时看到现在居住的这个地段有升值价值,于是下定决定在此地买房子。
当时,我只刚刚够个首付。而另外一个同事虽然手头没钱,但有老家里的一套婚房。
我很果断,直接交了首付。另外一个同事也匆忙卖掉老家的婚房,跟着入手。第三个钱最多的同事,却说等开春房价跌的时候买最划算,结果第二个月再去看房的时候,首付足足贵了一倍,因此当年他没有买上。并且此后,房价整整涨了3年。
三年过后,当年我们孤注一掷买房子的人,日子并没有越过越穷。反而是那个坐等房价跌的同事,最后租房子的地段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并且事后,因为买房这件事情,他们夫妻俩总是吵架,感情也受到严重影响。
前几天同事说要买二套房,一起聊天的时候,又说起了一个笑话,她说当年狠心买了房子的如今都把大众换成宝马了。当年坐等房价跌的却把宝马开成了马自达。
玩笑虽然是一个玩笑,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我在卢松松的动态里评论,种一棵好树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做任何事,都不要等,就现在!开始行动!
未来不可能是等过来的,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实际收获。
02
我三年前产休在家,无聊之极开始规划写作,但是每一次一有事情耽搁,我就说等下一次有一整天闲着的时候我就泡一杯茶,静静坐在电脑前好好写。但事实上是,一年之中并没有哪一天没有事情,而且从来没有一整天的时间让我坐在电脑前。因此,第一年我的写作战线拉得很长,而作品却收获的很少。
第二年小孩术后调养,我每天闲暇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我学会了用碎片化的时间写。坐在那半个小时,可以写一首短诗。坐在那两个小时,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于是公众号的文章就这样一天一天积累起来了,公众号也慢慢做起来了。
第三年,小孩再次手术,为了改善经济条件,我重归职场。可以说每天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比第一年和第二年更少。但是我却做到了日更,并且作品的产出呈现爆发增长。诗歌、小说、散文、互联网文一天之内可以随意切换着写。
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生哪有那么多的美好让你去等,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去准备,想好了就去做,就去行动,行动就是最大的收获。
03
不久前,一位朋友跟我说,干了这么多年的工作,她一点也没有成就感。虽然身居高位,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她每天似乎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她甚至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厌烦这份工作。
她跟我描述了她的构想,假如有一天她不干这一行了,她就去开一家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店。但是自己并没有相关行业的人脉和知识积累,她又很害怕会失败。
我说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之前,就不要想着失败,从现在就开始积累相关行业知识,开始结交相关行业人脉。有一天你真的决定要进入那个行业闯的时候,就大胆的一脚跨进去。人生没有太多准备,做了才知道成不成功。
我建议她,即使现在一边工作也可以一边准备。每天下班之余,抽出一个或半个小时,收集相关的专业资料放在自己的电子笔记里,等你自己转行的时候,也差不多可以成为一个专家了。
对于创业,也是同一个道理。我至今没有见到哪个老板,是因为自己准备得十分充分,创业就能创得十分成功。
大多数成功的老板都是行动力非常强的人。他们说干就干,想干的时候就拼上全力奋力一搏!
与其说这个世界善待勤奋的人,不如说这个世界更加善待敢于立刻行动的人!
时刻记着,这个信息更替迅捷的时代,创业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如果你想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现在就开始为自己的创业行动吧!
我是武当女客,一个不黄不邪不拧巴,敢爱敢恨敢奋进的码字小侠!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85638/f211db3bea90775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