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杂谈
——看《小欢喜》,悟教育意义
暑期在家,电视剧《小欢喜》在几家卫视上热播。每晚,老婆锁定频道准时观看,她的这番热情影响到我,让从不追剧的我也破了回例。
三个情况迥异的家庭,集中到了一个小区——书香雅苑。是机缘巧合,是造化使然?应该都不是。之所以集中在一起,最大的原因是这几家的孩子都上高三了,而且还在同一所中学就读——春风中学。
为了让孩子们高考能得高分,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三家可以说拼尽了全力,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有效资源。但是,这三家从一开始就磕磕碰碰,一路坷坎,在高三之路上无比地艰难爬行。因为,这些人到中年的父母,遭遇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花季少年。
季杨杨:喜欢游戏、赛车,一心想当韩寒式的赛车手,性格上桀敖不驯。因为父母长期在外,中学六年是老人们轮流带大的,所以,对父母没有什么感情,也从来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
方一凡:喜欢游戏、唱歌、跳舞,虽然学习稀松平常,虽然有些皮,但是心态健康阳光,所以,蛮讨人喜欢。
乔英子:学霸级选手,高三前成绩稳定,排名非一即二。母亲关怀、呵护无微不至,但是,乔英子内心根本不快乐。因为她是单亲家庭长大,因为母亲根本不懂她。
这部电视剧临近结束的时候,方一凡的表弟林磊儿有一段话,揭示了家庭(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林磊儿大意是说,陶子(乔英子的好朋友)父母长期在国外,怪可怜的;自已(林磊儿)母亲病逝,父亲基本不管,幸亏得到小姨家帮助,差点就成了孤儿,其实也蛮可怜的;杨杨呢,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在工作,高三才回来陪伴,他有过很多的烦恼;至于英子,父母离异,两个破碎的家庭,有诸多的不完美;只有表哥(方一凡)是最幸福的。因为,得到小姨、小姨夫最完整最充足的爱……可见,完整的家庭,充足的父母之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这几家殊多不易,都曾经历生活的磨难,遭受过一连串的打击:方家,夫妻双双下岗;老人误入传销陷阱;方妈(童文洁)还意外怀孕,意外流产。乔家,乔英子一心只想离开妈妈的庇护,只想参加南京大学冬令营,魂不守舍,长期失眠,成绩直线滑落,以至离家出走,险些跳海自杀,差点就酿成丁一式人间悲剧。季家,女主人刘静患上癌症。男主人季副区长没有入常,仕途失意,心灰意冷,回归家庭,申请退居二线……
关注高三,直面生活,这部剧让人启发、让人深思的地方还有许多。
启示一: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父子如仇人,起先,季杨杨对他的父亲。高三时临时调回,做事讲原则,说话打官腔的季副区长非常反感。乃至将澄清“法拉利”事件的道歉信,写成了声泪俱下的控诉信。以至于季副区长下不了台,甩了儿子一耳光。但是,当理智的刘静劝说他:夫妻俩长期在外,没有真正管过儿子,连老季的母亲去世,都是杨杨代为尽孝。儿子变成现在这样子,做父母的是有责任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季副区长真正反省,主动找儿子道歉,熟悉儿子的爱好——到赛场体验赛车,QQ注册“胜利号”,试着与儿子网上交流,给儿做早餐,帮忙儿子修复林磊儿的手机。正是找到了尊重与平等,父子感情修复,亲子关系才一步步得到改善。
而乔英子的妈妈宋倩老师呢?自从女儿遭受那么大的变故——中度抑郁,差点自杀,她开始反思与改变。不再斤斤计较英子的成绩,即使女儿一模只考到年级15名,也是欢天喜地庆贺。开始尝试接受乔卫东对自己的二次恋爱,为破镜重圆,为家庭的完整,付诸应有的努力。正因为她的改变,英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快乐指数、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在这三个家庭,六个父母当中,我最佩服两人。第一个是刘静,永远那么理性,遇事不急不徐。总在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同理心。有一个镜头特别让我感动。刘静癌症治愈后,她邀英子到天文馆看新片,然后送英子礼物——国家航天局训练营的推荐信。这让英子喜不自禁。而那一句“阿姨希望你永远快乐,阿姨希望整个苍穹都是你的。”让人瞬间泪目。
第二个让人佩服的当然是方圆。儿子成绩糟糕,还屡屡闯祸,方圆用宽容的心态积极面对。遇到孩子们的成长问题,他总是耐心地讲道理。方家的每一次危机,总能被他圆回来。这是一个不抱怨、不气馁的小丈夫,也是一个能曲能折,敢于担当的真男人!
启示二:高考不是生活的全部。
高考是中国基本国情,高考是国家意志,高考这根指挥大棒,扯动全中国父母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剧中,每一考必须成绩排名,高三学业负担重、学子压力大,就是林磊儿这个级别的学霸,也不堪其负,生怕一不小心,丢了位置,进不了清华。英子心理失衡,差一点就自杀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的极端、偏颇,可能比剧中演绎得更为残酷。丁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千军万马挤“高考”这根独木桥。高考成了每个家庭中最大的事情。考了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似乎成了全天下学子努力拼搏的惟一方向。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了为什么出发?”
“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方一凡不走艺考之路,出路会在哪里?如果宋倩不改变观念,继续一意孤行——要求乔英子非清北不读,其结局又该如何?
——透过这部电视剧的背后,我们去追问生活的真正意义;在追问生命成长的真谛。
卢梭说,教育即生长。卢梭认为: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知识、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面去,而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
“教育的性质是农业”。叶圣陶在《教育与人生》中指出: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
可现行教育把学生不当人,当口袋:只见分不见人;当标准件:教书不教人;当考试机器。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教育真正的使命应是:了解,尊重,发现,解放,唤醒,激励,帮助,引导……那么,在自已身上,如何克服这个时代?我想能克服时代的,或许是《小欢喜》中这几对典型的家庭,是这些家庭中像方圆,像刘静这样的父母们吧……
201908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