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的副标题是: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所以我本应该预知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而成功学又是我最反感的书籍类别。不过读完后,我觉得它在大众读物中已经算具备较强的严谨性与学术性了,比典型的成功学鸡汤(如《做最好的自己》)要有趣的多,也存在一些不错的观点。如果在豆瓣读书给它打个分,我会在三星和四星之间犹豫吧——还是略有收获的,于是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
引言 罗塞托之谜
一个由意大利罗塞托小镇的移民组成的、孤立自治的美国小城,意外地吸引了医生的目光——这里的人几乎从来不得心脏病。他们健康的奥秘并不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而是他们的社会文化恬淡而平静,他们的人际关系团结而简单。
“异类”的第一个例子出现了:全书讨论的大多是这种极为反常的(更多是卓越的)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以往并不为人知晓或是关注的真正原因。书中的数据都还算真实可靠,但过度解读的弊病是存在的。
成功学的通病在这本书里也仍然明显——基本上书中的道理说的不算错,但你了解了“成功的规律”也没什么用——你并没有什么机会和途径跟成功者们变得一样卓越。
不过优点就是:这本书恰恰不是教人们如何成功,而是在说——如果你没有这些神奇的机遇,或者已经错过了努力的机会,那么死心吧,你没什么机会成功的,起码不会像书中的人物那样成功。
第一章 马太效应
家庭背景可以决定你能否竞选总统,而出生日期(甚至是出生日期的月份)可以决定你在运动队里会不会成为精英。因为制度规则、时代、巧合等微妙因素而被预设的个体间的微小差距,会经年累月地积累、不断放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第二章 10000小时法则
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大约10000小时的锤炼,而如果你不在30岁之前达到这个积累,便基本不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种看似“努力论”的观点和第一章的“机遇论”也不冲突——如果你没有机遇可以努力10000小时,那么你失败的原因则来自全部两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其中之一。比如你因为生于年末而失去了晋级精英运动队的机会,那么你也就得不到10000小时的精英级训练。
第三章 - 第四章 天才之忧
“异类”的非凡成就,与其说归功于天赋,不如说取决于机遇。
智商有门槛效应——“特曼人”(一个长期的追踪研究中,智商超高的一群青少年)的智商都超过了某个程度,但智力因素仅会在这个程度以下发挥作用,即太愚笨的人很难成功;而超过了这个程度,其他因素的作用就开始显现了。比如“发散性思维测试”(与一般智商测验中的“收敛性测试”,即排除所有错误答案——正好相反)中表现更好的人,往往更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特曼在数十年的研究中,立场也逐渐转变了:他从一个狂热的“特曼人”的推崇者,渐渐走向了新的态度:智力与成就之间并不是真有那么大的关联。
在门槛之上,有一种“实践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越来越得到重视:“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这种“实践智力”与一般智商测试中体现的“逻辑分析能力”几乎没有相关性,却成功预测了具备同样逻辑分析能力的两个人的不同发展轨迹。
这种有点像“情商”的“实践智力”从哪里来呢?它并不是天生的。研究结论显示,这和孩子接收到的教育模式相关:
中产阶级父母的教育风格一般是“协同培养”——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这种模式下的孩子最终形成了“权利”意识,这让他们在进入社会时,懂得主动并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和知识。
低收入家庭的教育策略是“自然成长”——抚养子女长大是父母的责任,但孩子的发展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种孩子更懂得守规矩,更少发牢骚,有很好的独立性,甚至在某些方面也更具有创造力;但与社会接轨时,这种孩子表现出的更多是“疏离、疑虑和有强迫症”,并不能很自如地与他人相处。
必须有点残忍的承认——这就是“阶级优越性”的本质。研究结论显示有一半的“特曼人”步入了与预期相反的“不成功组”,而他们与“成功组”的几乎唯一的显著不同,就是他们成长的家庭背景。当然,“经济实力”只是家庭背景的一部分,家长的学识、观念、家庭文化等同样塑造着孩子的成长。
第五章 乔·弗洛姆的三个启示
你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比如生育低谷)是成功的重要机遇条件。
危机和困境中也往往藏有机遇。如果你眼光长远(如果运气好,即使不长远也没关系),从事一个如今是冷门和不受欢迎的行当未必是坏事。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社会属性影响巨大。
成功不是随机事件——天赋的作用极其有限;努力是必须的但也不是全部;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来自于一系列可预知的、强而有力的优势环境和机遇。
在这一章,“机遇论”的偶然性也被弱化了。截至目前的半本书,我并不喜欢,但是对“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似乎了解的更加具体了。
第六章 小镇哈伦
阿巴拉契亚模式,或者说美国南部的“荣誉文化”,深深地被植入到当地人的血液里。文化传承是很多事件背后的强大力量,即使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条件已经消失,文化也会完好无损留传下来。文化直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行为模式,它在个人发展中也发挥决定性作用。
第七章 飞机失事的族裔理论
在上世纪的某一段时间里,韩国大韩航空的飞机失事率显著地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副机长和随机工程师对机长太客套——他们用敬语称呼对方,口吻谦卑,以至于机长经常不能理解飞行操作中其他成员们正在提出质疑,最终酿成大祸。
我不是研究文化的学者,甚至对“文化”研究还怀有敌意——挺无聊的一个因素。但这一章给我展示了一个很不错的跨文化研究框架,让我觉得跨文化研究也有点意思(从知识性上,了解这个框架也是我读本书的最大收获之一):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六种不同的价值观取向):
1. 权力距离。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
2. 不确定性的规避。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
3.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
4. 男性化与女性化。
5.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6. 自身放纵与约束。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第三维度里最偏向于个人主义,而中国香港则在第二维度里最为接受“模棱两可”,或者说最包容——非常符合直觉。
在最引人注目的第一维度里,权力距离指的是人们对待比自己更高等级阶层的态度,特别是指对权威的重视和尊重程度——而韩国在这一维度上排名全球第二。高权力距离指数并不总意味着坏事,但在飞机操作这类情景下,韩国文化的这个侧面大大提高了危险系数。从语言学上讲,西方人的沟通方式是“以说话者为导向”,指说话者有责任清晰地表达意思;而亚洲许多国家是“以聆听者为导向”,指的是意思是否搞清楚取决于聆听者自己,也就是“含蓄”。但是含蓄的表达方式会耗费很大精力去思考分析——这对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的机长来说是做不到的。
第八章 稻田与数学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在数学方面取得成就?
一靠机遇(我不倾向于说天赋),比如中文里的数字总是用极短的时间便可以发音,且10以上的数字的结构比起英文也简单明了。正是这种婴儿呀呀学语时的微小优势,却让中国孩子在数学上终究会把这个差距扩大到令人惊叹。
二靠文化因素中的勤奋,中国农民自古以农耕为主要手段,信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游牧民族则可能在一夜间失去所有牲口;地广人稀地区的人民,又倾向于享乐而不是利用所有时间劳作,他们无法理解中国农民为什么要“一年忙到头”。稻田文明之下,亚洲人有着天生的勤奋,而这种勤奋也特别适用于“学习数学”这类任务——种族优势在机遇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
第九章 玛丽塔之幸
这一章不知道为什么在鼓吹一种“更多学时,更少假期”的刻苦的、奋进的“KIPP学园式”教育模式。这里KIPP模式似乎也更适用于穷人家的孩子——研究发现,穷人家庭与中产阶级家庭、富人家庭的孩子在学期内的进步幅度差异并不大,但在一个漫长的暑假(3个月)后,因为富人家的孩子有更多在假期中继续学习、阅读、反思/反馈的机会,在每一个学年里,他们都会将穷人家的孩子甩开一点距离。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观点是的确发人深省的,那便是“优势的不断积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至于如何获得起始点上哪怕微小的优势(家庭背景、出生年月、人种文化等等),其实实践起来并不像作者描绘的那么简单。
“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的人——是那些耐心等待,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尾声 故事来自牙买加
成功者们的卓越,不是石破天惊也不是神秘莫测(这句话还是很“成功学鸡汤”),他们处在优势与文化传承的网络中央(这句话我比较喜欢),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后天养成;有些事自己争取的,有些则仅仅是因为运气——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