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方位
所谓睡眠的方位,即睡眠的卧向问题。因为一年四季气候有不同的变化,室内的风向、日照、温度等都有相应的改变,因此,卧向也应随之改变。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和五行生克的关系,古人对于卧向提出几种主张,各不相同:
按四时阴阳定东西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提出:“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
《保生心鉴》云:“凡卧,春夏首宜东,秋冬首向西。”
意思是说,在春夏季节,头向东,脚朝西;秋冬二季,头向西,脚朝东。
为什么要这样呢?
其理论依据是《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春夏属阳阳气上升且旺盛,而东方也属阳,主升,头向东,则应升发之气而养阳;秋冬二季属阴,阳气收敛而潜藏,西方也属阴,主降,头向西,则应潜藏之气而养阴。
按季节定寝卧方向
一年四季应有四个卧向,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顺乎自然。如春气旺于东,在春天时,头应向东;夏气旺于南,在夏天时,头应向南;秋气旺于西,在秋天时,头应向西;冬气旺于北,在冬天时,头应向北。
这亦是一种观点,即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看寝卧方向。
寝卧恒定东向,不因四时而变更
《老老恒言》引《记玉藻》说:楼恒东首,谓顺生气而卧也。
头为诸阳之会,东方生发万物之气,故四季头向东卧,是顺应生发之气的意思,可保证清升浊降,头脑清楚。
避免寝卧北向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提出:“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
《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首勿北卧,谓避阴气。”
都是明确反对寝卧北向的。
国内临床调查发现,头北足南而卧的老人,其脑血栓发病率较其他卧向高。
现代关于睡眠卧向的研究发现,头南足北的卧向有利于睡眠。
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大磁场,磁力线贯穿南北。人体内含有占体重三分之二的水。水分子犹如一根根小小的指南针在磁力线的作用下不停地摆动,当水分子的两极朝向与地球南北磁力线方向相同时,水分子则停止摆动趋向稳定。人体的卧向、地球南北磁力线和水分子朝向三者一致,这时人最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最高。
人体头南足北卧向时,主动脉和大静脉血液流动最为顺利畅快,惯性有利于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减少血栓的发生,故有一定的防病保健作用。
睡眠的姿势
睡眠的姿势分为仰卧、俯卧和侧卧三种。
现代实验发现,人在熟睡中的姿势,每隔10~ 15分钟就要变动1次,整个睡眠过程体位变动可达20次以上。
我们所讲的常人睡姿是指睡前的姿势,养成良好的睡姿习惯,是有利于睡眠的。
从现代研究的角度上看,应该是右侧卧位最好。
这是因为在仰卧位时,身体是伸直的,全身肌肉不能得到放松,因此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仰睡时,舌根容易压住咽部,引起打鼾,口水容易流人气管,引起咳嗽。
俯卧位时,胸部和腹部受到压迫,会影响心肺功能,引起呼吸困难。
而侧卧位就避免了这些情况,但是侧卧位要右侧卧位,因为这样可避免心脏受到压迫。
孕妇进入中、晚期宜多采用左侧卧位。这种卧位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大大减少妊娠并发症。
婴幼儿自主力差,不能自动翻身。因此,睡眠时应在大人帮助下经常变换体位,如左右侧卧位和仰卧位,每隔1~ 2小时翻一次身,但不要采用俯卧位。
一般老年人也亦采用右侧卧位为好。
心衰病人及咳喘发作病人,宜采用半侧位或半坐位,同时将头与后背垫高。
胸腹积液患者,宜取患侧卧位,避免影响健侧肺的呼吸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