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充满了星星,每个星星都是一个太阳,许多星星在很大的空间里相对靠近些,从地球观察它们们的时候就像是一团充满光明能量的集合体,就是了天文学上所谓的星团。其实这些太阳们之间的距离很远很远,而我们地球人从更远的距离观测它们的时候,为了方便分类,就产生了星团的定义。
当马修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活脱脱一个刻板的理工男,再看看他的作品,又活脱脱是个炽烈张杨的艺术家,很难将这两种特质拼合成一个人。
当时我和张润萍老师成立星团的时候目的很简单,没什么远大理想,就是想模仿艺术史上的一些艺术沙龙,可以让艺术家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从而促进大家共同进步,至于以后星团作何发展,要看天意和机缘。我希望每个星友都能成为艺术星空里的星星,以艺术感染和影响世界。
马修说以上这番话的时候,很是直白而真诚。这个既简单又另类小团体,让我对他们不禁好奇起来。
也是因为种种机缘,我认识了张润萍老师,通过她,知道了一个自称“廿八星团国际艺术联盟”的艺术团体,他们自称“星团”,每个成员都是“星友”,马修就是这个星团的发起人,星友人称“马盟主”。
“星团成员因因缘在此聚合,如同天空里的二十八星宿,罗列深空,浩然久远,熠熠光芒,待世人认知,这一番际会,妙不可言。这是我在星团成立之初写在星团微信群里的话”马修说道。
我们星团现在人数挺多了,远多于二十八了,星友们都是活跃在艺术界的艺术家,风格流派和类型种类丰富,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联盟能这么快集合了一批优秀艺术家加盟,我觉得这与张润萍老师的大气和高水平有很大关系。张老师德艺兼备,坚持为星友们编辑每月推送,又象师长一样督促星友们的学习和创作,群里的气氛总是活跃而正面的,各人的资源也能交流分享,真的达到了我们的早期设想,我感到很欣慰。
马修还在继续说着星团的过去未来。
我自问也是阅人无数了,但觉得马修很难看清,仿佛一个矛盾体在现实里的和谐存在,他既沉静又多言,既理性又感性的,既睿智又平白,给人一种既近且远的感觉。
马修早年就移民到美丽的新西兰南岛,他从事过许多职业,例如司法工作者,会计师,商人,教师,讲师等,现职是IT工程师,这些大步的跨越令人惊奇,他不仅是油画艺术家,也是摄影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所配的诗都是出自他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怎样的斜杠斜杠加斜杠的人啊?
我问马修为何可以这样自由转换职业方向,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主要是因为自己爱“作”,性子就是爱自由不愿受束缚,其次是因为个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我是新西兰门萨俱乐部会员,智商较高,学习新东西对我不是难事,所以每次都能轻松转行。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直白还是傲慢,还是其他的什么,嗯,看不透马修。
我问马修,你是如何开始进入油画创作,还有写诗的呢?
马修说,我也不是太清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直到中年才有条件追求,想画画,然后就去画,画着画着就这样了,写着写着就这样了,没有秘诀,或者说秘诀就是喜欢,那些画和诗基本都是自然来到我的脑中的,我也讲不清楚。
卧槽,这算是什么回答,心里许多新西兰的羊驼从心间逛过。
马修继续说道,因为脑中心里装满了画,需要倒在画布上,不然堆满了就难打扫。画画是对自我也是对世界的赋值,赋值,自我和世界就富有意义,生命也有了使命感,不再沉沦于低级趣味,个人认为这是人生的最大意义,所以对于我,画画不是职业,画画就是生活,生存和生命。
贼心不死,我继续问道,那么你如何概括你的创作风格?
马修说,我的艺术创作风格,可以归纳为唯心流,我的创作就是通过理性的观测,将我对世界的感受以感性的方式构建出来,世界确实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那样的,因为我们的感知,宇宙才被赋予意义,人生就因为这个赋值过程而富有意义。所以我的作品是我对世界观测,是对世界的赋值,是对世界的重构,所以这种重构必然不是现实的模拟,也不会是对事物的具象,是我自心在现阶段认知水平上对世界的思维和感受,它时而宏大,时而微末,时而激越,时而平淡,无不出于唯心的流动。
说完递给我手机里存的他写的诗,说是对自我风格的总结,如下:
生命就是
生命就是
一次虚无的旅行
它注定始于无明
生命就是
一段记忆的时光
它曾经满是无状
生命就是
一次竭尽的孤独
它在各维度放逐
生命就是
每一口的苦乐甜
爱是最好的咸盐
生命就是
每一次转弯回首
感激有人伴着走
生命就是
信息的上传回归
令生命不感轻微
看着马修的作品和诗,那种既近且远的感觉又涌上我心间,一时觉得很近很真切,一时又觉得很远很模糊,真是个看得清却看不透的人。
自从离开那个城油画,布面油画含厚内框,76×76cm,2018
斑驳的浅梦油画,布面油画含内框,80×60cm,2018
唯心流山谷油画,布面油画,70×55cm,2017
时空吞噬者油画,布面油画含内框,80×60cm,2018
世界因孤独而广大油画,布面油画,50×75cm,2017
对抗虚无的唯一武器油画,布面油画含框,75×50cm,20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