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说:我们写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需要,而不是为了别人,虽然当别人看到了我们的努力,认可了我们的成就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但写作终究还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碰撞,是为我们自己而写。
晨起落座,大脑又是一片空白,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什么才好。
索性去看书一小时,然后在转过头写写对书中句子的记忆点,一举两得。
我在正式写自媒体文之前,曾在公众号进行过大半年的日更,回过头去看,那简直就是一个人的狂欢。
虽然我的文字稚嫩,大多是鼓励自己的空话,显得过于鸡汤。但我依旧喜欢那时的自己和心态,一脸无畏,也不在乎大几百的粉丝怎么看,我就自得其乐地自嗨。
我没有什么借口和理由,纯粹就是为了写而写,躺着哄娃睡觉的时候写,娃睡了我起来写。每天所有的小心思,除了照顾孩子,就是在琢磨怎么能码上一段字。
我不需要稿费的刺激,也不在乎有没有认可,更不会计较自己写得好不好,那种莫名的感受就是,我只要写,我就开心。
忽然有一天,我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我进了写作班。
听了课才知道,原来那些快乐的自嗨,在自媒体时代,一文不值。
听说文字能变现,我非常诚实地告诉自己:嗯,我要把喜欢变成营生!(对不起,我到目前为止,还谈不上热爱这个词。)
非常幸运,我投稿还算顺利,几乎没有废过稿。
然后写着写着我就开启了纠结式人生,不想也没有实力去做产稿的机器,又暂时没有能力写出有深度的文字。
我折服于别人遣词造句的功力,更惊叹他们严丝合缝的行文逻辑,更别说“以小见大”的选题切入点和神来之笔的升华。
嗯,我就这样看到了差距,也开始了自己的噩梦。
我开始怀疑自己,说白了,我就是不相信我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我曾仰望的高度。
自此,我写作的快乐不见了。
我开始纠结我写的每个字,我嫌弃它们不够好,因为不够好,我开始羞于动笔。
我把最珍贵的东西——写作的热情弄丢了,怎么写都感觉不对。
当然,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我在原本可以冲刺大号的时候,颓废的像个全军覆没的将军。
我自然是求过出路的,然后我求助的老师无一例外地告诉我:多读书多拆文!
然后,然后,然后我就一直卡在那里了。
漫长的纠结期,我已经不在乎了。
就算从头再来,我好像也不害怕了。
稳着来,慢慢走,努力走得更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