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在《书读完了》中说到:看来读书法也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适合自己便能生效,凡事都要讲求效率,读书也一样,无效读书不如睡觉。”
“读书后欢喜赞叹是正效率,读书后愁眉苦脸是负效率。读书后还能自己想出什么来,就是超效率。”“有人读书只为消遣,不求效率。怎么不讲?越读越有味,消得了闲;越读越心烦,还不如睡觉。”
有的人,读书味如嚼蜡;也有的人,比如六神磊磊,能够将金庸的小说,读出众生相,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文章几乎篇篇十万+,这就是效率的差别。要怎样提高阅读效率呢,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总结了四点:
1选书
在阅读之前,首先需要学会选择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把时间用在值得的书上;而且一旦读了一本不好的书,就会被它误导。所以在选书上,最好是选择豆瓣评分八分以上的书。
2带着问题去读书
在阅读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书的目录,思考了一下,这本书,是在讲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层层剖开。
一本书,当然不止解答一个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中有的大有的小,你感兴趣的可能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这就好比是毛线团,你需要找到一根线头,就可以把整本书捋清楚。
还记得看过的,侦探剧中,有名的侦探在破案的时候都是把所有线索,放在一起,然后寻找突破点,其实就是一个,找线头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6102099/b5c51f1a00749dba.jpg)
3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找出线头
之后,就可以用思维导读的图,分析和记录,方便别人直观的,也方便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找清楚思路。
最后,看完整本书,可以在一张纸上,根据回忆,列举书的内容。这能帮你找出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一张纸的面积是有限的,哪一些是你最想告诉读者的?或者是你觉得读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把这些拎出来写出来。
4具体的书籍,用不同的方法
具体到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书大概可以分为提供信息,提供知识,提供消遣的三类。很显然,对于,提供信息的书,只要能够总结,就可以了;对于提供知识的书,不光要知道总结,还要消化吸收;而消遣的书,就是打发时间而已。
在第二类提供知识的书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实用类,人文社会类,科学类等等。对于实用类型的书,它只是提供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好不好,必须要靠实践来检验,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有极强的目的性,看看能不能帮你形成有一种能力;人文类的书,最重要的是在阅读某一个规则的时候,其核心本质是解释力,解释力越强的理论,就越容易被接受,同时也更容易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于科学类的书,最重要的,就是他能不能被证伪,我不符合逻辑。这些能帮助你去评价一本书,推动自己进行深度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