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祸害西施的3大恶男里, 为什么西施的好男友范蠡居首位?

祸害西施的3大恶男里, 为什么西施的好男友范蠡居首位?

作者: 诗书雅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3-04 19:29 被阅读0次

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都说她最终与心爱的男人范蠡泛舟五湖,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西施真实的结局,据《东周列国故事》记载,是被沉江而死。而害死西施的一共有三个渣男。


第一个:好色的吴王夫差

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投降,这让吴王夫差十分得意,他从此放松警惕,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夫差好色,他修筑姑苏台,蓄宫妓千人。越王勾践利用了夫差这一爱好,使用美人计对付夫差,于是引出西施。

西施原本是浙江绍兴苎萝村一名村姑,生活无忧无虑,安宁而平静就因为夫差好色,勾践投其所好,西施便从越国小山村来到了遥远的吴国囯都。

很多人说,吴王夫差对西施很宠爱,很好,算不得祸害西施的人。但有一点须注意:西施就是因为夫差亡了国,才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亡国女”、“妖女”、“狐狸精”,连西施的同胞、一部分越国人也称西施为“亡囯之物”,“不祥之女”。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骂名及精神压力下,西施该怎么活?


第二个:阴险的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除了是个励志的典型外,他还是个阴险刻薄的家伙。具体到西施身上,可以说,就是他亲手策划祸害西施的“美人计”。
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这本书中,记载越王勾践与他的重要大臣文种的对话: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沈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而曳心,往献美女,其必爱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进之。’越王曰‘善。’”

可见,是勾践想出了“美人计”这一招,文种觉得可行,于是开始执行的。当时派去寻找美女的,就是范蠡,范蠡找到了西施与郑旦,那么,西施与郑旦便卷入到政治斗争之中,走上了不归路。

史书记载,吴王夫差一见西施与郑旦,立即魂不守舍,将西施置于姑苏台,将郑旦置于吴宫。从此旦暮欢娱,不理朝政,终至灭囯。



吴国灭亡,西施任务完成,但她的末日也到了。据《东周列国志》载:

“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看看最后时刻勾践的表现!他“携西施以归”,准备据为己有,结果引发越夫人的泼天大醋,竟将西施沉江溺死。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勾践此人,城府很深,表面一套,内心一套。他是励志典型,又道貌岸然,给人以正直的感觉,可谁知道,他居然也对西施有想法,结果导致西施的死。从头至尾,从西施被发现到西施的死,都与勾践有直接关系。而且整个过程中,勾践自私阴险的性格暴露无遗。


第三个:西施的好男友、好丈夫范蠡

传统的观念认为,范蠡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好男人,英俊潇洒,文武双全,重情重义。他与西施珠联壁合,幸福美满。在吴国灭亡之后,范蠡不嫌弃西施侍侯过夫差,仍与西施生活在一起

可真相并非如此。
2004年,苏州发掘了一个战国古墓,古墓中藏有三片竹简,共有21个字:

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蠡指的是范蠡,施指的是西施,这21字,却揭露了一个大秘密
原来,范蠡在护送西施去吴囯的路途上,与西施私通并生子,两人从越国到吴国,走了三年。这期间,西施不愿意去吴国侍侯吴王,范蠡苦苦劝说未果,竟然以儿子为人质来要挟西施,西施为了儿子才被迫去了吴国。



竹简中的“语儿亭”三字不太好懂,其实它与西施、范蠡的儿子有关。在陆广微的《吴地记》中有明确的关于“语儿亭”的记载:

“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西施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於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也就是说,西施与范蠡的儿子一岁时,能说话了,为了纪念这件事,把他们经过的那个亭子叫着“语儿亭”。可见,西施和范蠡确实生有一子范蠡就是以此子为人质,逼迫西施去吴国完成她的政治任务的

这样一来,好男人范蠡的人设坍塌了

首先,范蠡也是个好色之徒,他目睹西施芳容,见色起意,磨磨蹭蹭地不肯立即去吴国,于路途得到了西施并生有一子。其次,范蠡对他的主子勾践不忠,勾践是利用西施去实施“美人计”,迷惑夫差的,范蠡这么做,有可能使勾践的“美人计”泡汤。第三,范蠡非常无耻,他用亲儿子要挟已成为他妻子的西施去吴国服侍吴王,全无夫妻之情,甚至没有一个普通男人的悲悯之心,可谓无情无义。
足可称渣男了。

如果江苏战国古墓的记录属实,那么范蠡的人品就太坏了,他可以说集中了夫差的好色,勾践的阴险,还有他自己特有的无情无义、始乱终弃……实在太不堪了。他才是祸害西施的头号恶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祸害西施的3大恶男里, 为什么西施的好男友范蠡居首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nk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