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近的几件小事情,正好代表着进行周更之后的小进步。
一 记录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周更,我开始进行每日记录。然后喜欢上每日记录的感觉——写日记式地记录下——感性的细微到空气的想法,理性的覆盖到每一次线上测试后的复盘。
并且我意识到一个问题,记录对生活的感知与反思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如果我压抑自己的记录,我会变得无法思考。
原来,记录决定了我的思考模式,成为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通过花时间与自己的相处,感知自己,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
二 承认自己的弱点也没那么难
在邱天的《是谁出的题》这本书里,印象很深的是MBIT人格的运用。比如这两个类型:外倾型人格能在与别人的沟通碰撞中获取灵感,而内倾型人格更喜欢一个人思考。
我试着带着这个分类工具(评判标准),来进行对自我决策的观察,以及和身边人例子的对比(参考坐标),我更加发现自己是一个决策较为缓慢,倾向独立完成而不是合作的人。
一个线上游戏测评的例子。在鼓起勇气跟三位小伙伴交流了做线上游戏测评经验之后,我发现自己是花了最多精力准备但并不是结果最好的一个。
在收到测评邮箱之后,A只是简单百度了流程就动手做了,B百度流程并试做了部分题后就开始做了,C没有百度流程直接等D与她合作来做。而我是看了全套录屏,并在揣摩了解题思路的第二天才动手做的。但做完发现,这个过程并不存在正确答案,主要考察的是你是如何做出决策,比如是风险偏好还是保守求稳。最后就已知的部分结果而言,我不是表现最好的那个。
这个侧面,凸显出的问题是,我是一个谨慎到迈不开步的人。
走一步之前要看三步的人,往往走得很慢,在生活节奏特别快的环境里感到力不从心。
谨慎是好的,但很容易走上优柔寡断的道路。过分谨慎还会经常高估事情的难度,在事情开始就已经丧失信心,也会丧失即时执行力。
最后,容易对自己失望。如果做了准备还不如别人,会更容易陷入沮丧。
在每个选择中,仔细权衡利弊和自己所付出的精力,对自己要求高不轻易让承诺落空。这让我经常获得“靠谱”的称赞,但是犹豫可能是我的墓志铭。
对于这一点,暂时只能继续用less is more原则来告诉自己只把犹豫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收获的却却与这件事情无关。
比如,我去实习双选会,意外在拼车时听一个学姐讲了她的考公上岸史,第一次对考北京公务员有一个全面且有深度的了深度的了解。这些信息比拼车费贵太多倍。
再比如,是与同班同学一起从双选会回来的,他们作为男生奉献的信息和观察,也是我这边没有的。双选会提供的是一个我们同路的机会。
还有,去简历诊所,被咨询的人并没有给出什么意见,却被旁边小姐姐的简历所惊喜,并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自己需要改进的五六七八点。
去做一件事情的实际价值,往往超越事情本身。
虽然有些机遇可遇不可求,但是首先,迈开腿,去做它。
四 破题——简单的自我问答
问: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保研时我没有换专业,而是选择marketing方向,会怎样?
我自己的回答:世上不存在弯路,只有你的必经之路。因为走上这段路是必然的,并且有些事情是经历才知道不适合自己。所以永远不要后悔。
问:我现在还能尝试财税金融之外的东西吗?
我自己的回答:现在的尝试成本仍然是最低的。尽管比本科时高,但比之后低。
问:面对让我痛苦的写报告的这件事情,我该怎么办?
答:感恩这次机会,有人带领着你,给你压力和动力,把报告这件事情做好。这是个考察你的机会,去看是否适合做研究型的事情。
在无法逃避时,享受它。
总之:在结果导向的如今,同样地去享受过程与结果。
五 送你一颗子弹
重翻刘瑜老师的杂文集《送你一颗子弹》,对她在后记里的话,念念不忘,在此摘录两段。
对于记录生活的世界,我有一种强迫症式的癖好。在一定程度上,文字不是我记录生活的方式,而是我体验生活的方式,因为书写的过程拉近了我和被书写对象的距离,使最微小的事物都呈现出五官和表情。
现在回望当年的自己,我看到的,是一只昆虫努力破解砸中自己的每一滴雨,相信如果自己观察得足够认真,每一滴雨里都有通向自我拯救的道路。如果这企图愚蠢,这愚蠢中也包含相信生活值得热爱的善意。
这里面就包含了第一段我想表达的意思,与周更群的朋友们共勉。
最后,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结束参加的第一期的周更——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