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进场之后,便着手准备工作了。取决于客户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拿资料这个环节,难或者简单,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审计的业务一般比较稳定,大部分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已经与客户合作了多年,这时双方比较有默契,审计现场项目负责人会事项给客户的财务经理发送一份清单,俗称audit checklist,主要会包括下列的一些资料:
科目余额表
明细账
银行对账单
银行余额调节表
企业信用报告
记账凭证
纳税申报表
企业汇算清缴
在audit checklist里列示出来的都是一些常规性所需的审计资料,客户也都会比较配合,审计人员拿到资料后需要做好规整工作。还有一些常规性的资料,例如固定资产清单、存货清单等,客户不会直接给,但是会提供其财务系统的登录账号,审计人员可以自行按需查阅。此外,就是一些非常规性的审计资料,客户就不一定配合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所需的资料财务人员没有备份,需要联系业务人员
我所在项目的这家客户是铁精粉的供销商,其主营业务就是把各个矿山加工好的铁精粉按照车次销售给当地的炼钢厂,每一车次的铁精粉重量以及售出单价都会记录在检斤单上由各矿山的仓库负责保管,月底的时候财务人员凭借仓库汇总的检斤单开票确认收入。由于开票是在月底,审计人员如果只是查看财务人员提供的记账凭证的话,只有检斤单的汇总信息,而看不到最原始的资料。我要求财务人员去联系仓库提供原始的检斤单时,他们以量太大没有办法从矿山运到财务部为由多次拒绝。作为审计人员,当然要时刻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要资料。最终是在死缠烂打之后,客户派车拉着我们直接去了矿山的仓库,才看到了想看到的东西。一路颠簸,来之不易啊!
(二)客户故意隐瞒信息
我在对客户的票据进行审计时,要求客户提供所有的在银行贴现票据的贴现协议,并根据港交所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不得私自从第三方贴现。但是在客户现场工作了接近两周,并陆续拿到一些协议之后,我发现还剩3个亿在招商银行的贴现金额,客户怎么也拿不出支持性资料。后来,结合客户的原始凭证和企业信用报告里的相关信息,发现其所谓的“3个亿招行的贴现”为子虚乌有,实则是客户违规找的民间贴现公司。
总的来说,在要资料的时候,审计人员态度要强硬。否则,一方面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悖于“审计人员要具备怀疑精神”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