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一味沉迷“梦想”的陷阱,是你半途而废的罪魁祸首

一味沉迷“梦想”的陷阱,是你半途而废的罪魁祸首

作者: 严Sir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0:37 被阅读5次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时常被这样鼓励:要想成功,就得有梦想。有了梦想,只管勇敢的大步前行,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于是我们将梦想化为动力,每天激情满满的奋力向前。一旦步伐稍微迈小一点,还会为自己的松懈而自责。

但大多时候,我们并未像最初所预想的那样,在努力的方向上离梦想越来越近。恰恰相反,起初的自信,逐渐被接踵而至的半途而废渐渐磨损,直至最后终于精疲力竭,自我放弃。

在上学期间,我想大部分人最向往的是体育课,只可惜体育老师总是莫名其妙不是“被请假”,就是“被有事”。上体育课时,心里最害怕,最不愿听到的,就是体育老师的那句:好,接下来大家休息一下,男生准备1000米,女生800米。

看到其他同学完整的跑完全程,你自己心里也会羡慕不已。来自老师和其他同学在一旁的加油鼓励,也会让你兴奋异常。出发前,你会暗自下决心:这次一定要坚持下来!每次发令枪一响,你便迫不及待的往前冲,生怕一不小心就落后。

结局,总在意料之中。

老师后来告诉我们,长跑不同于百米冲刺,不能一开始就勇猛向前,需要使用偏小,均匀而富有节奏的步伐,稳定的向终点靠近。



01

“梦想”的陷阱

自小学语文课上,我们就学到过“循序渐进”这个成语,甚至平时与人交谈时,我们更会不自觉的脱口而出。

简单干脆的口是心非。

理性上,我们或许知道自己应该朝着目标迈出一小步,但仍在规划着太大的步子。我们总会“说一套,做一套”。

究竟做错了什么,导致了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心口不一?

因为,我们完全只专注梦想。

我们经常会从网上、书籍、微信、微博中读到很多的励志故事。这些激动人心的成就,不停的激励着我们。

2年时间,从0基础小白,逆袭为年薪百万大咖;

12个月,从人人避而远之的丑肥圆进化为苗条女神;

一年时间,我读了500本书。。。

甚至我们的座右铭,都是周星驰电影中那句经典的台词: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通常不会去深入思考,更不会去仔细自我审视。

拥有梦想和远大的志向,这并无问题。但完全关注梦想,会让我们通不过生活摆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考验。

为什么?

这里不得不提到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理论:“锚定”效应。

“锚定”的定义: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此时你可能会问:“锚定”我听说过,但这与梦想,步伐有什么关系??

梦想,通常很大,很遥远。我们一味的只专注遥远的大梦想,势必让我们自己规划达到梦想的每一步会比达到小目标的每一步,更大,更辛苦。不知不觉,我们加大了前进的步伐。

与此同时,关注梦想,我们热衷于想象实现梦想后的画面。这种令人沉迷的画面带来的兴奋感,进一步加大我们前行的步调。

难道,朝着梦想大步向前,不正式我们所向往的吗?

似乎永远不会趋于安稳,我们总会青睐于马上看到结果

正因前行的步伐变得愈加辛苦,而梦想又总是太过遥远,我们越来越容易感到气馁,最终带着懊恼和疲惫,无奈的一次次放弃努力。

梦想的幻想,让我们无法客观的认清自己,继而做出不匹配自身能力的行动计划。

这种自我认知的严重偏离,是导致我们屡屡失败,自信丧失的根本原因。

02

找到自己的永动机

既然不能只关注梦想,那需要如何做,能让我们更加容易的继续坚持?

稍安勿躁。先回想一下我们第一次爬山时的情形。年幼的我们,站在山脚下,面对巍峨的高山,不禁疑惑的自己:这么高,自己真能爬到顶么?

在父母,老师的带领下,沿着登山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抬脚,当最后站在山顶远眺时,那种无法相信自己竟然做到的心情,至今难以忘记。

对于现在的我们,此种情形早已不再陌生。不仅如此,另外一个概念,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那就是,阶梯模型。

看到这里,聪明如你,自会不以为然的嗤之以鼻。但我想说的是,正因为之前梦想对我们心理的锚定,以及它带给我们的那未曾消退的兴奋感,让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无视最平实而有效的阶梯。

让我们重新回归现实,重新审视那些被无视的概念。

梦想,是比目标更大,是自己此前从未实现过的,一般要花3个月或以上的时间才能达成的。比如,

新上市的手机,销量需要达到200W台;

月收入,要突破10W(目前才5000 );

出版一部自己的小说(至今为止,从未写过一篇文章)

目标,是我们制定的过渡计划,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通常需要1~3个月完成,比如读完村上春树全部的小说。当然,不排除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比如开发一款全新手机,除非你之前做过类似的事,否则它就属于梦想,而不是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一般需要1周~1个月。

除此之外,目标往往比梦想容易量化,比如我有一个相当小说家的梦想,也有一个3个月完成一部小说的目标。

步骤,多数情况下,只需不到1周时间来完成的事。

比如,

开发全新手机过程中,某一部分的软件功能程序编写;

又或是学完某一门课程中的其中一个大章节。

阶梯模型,就是把梦想、目标和步骤有机的整合到一起。

建立这个模型最大的益处,是我们从此可以从中获取渐进的力量。

这起源于人脑思维中,对预期和目标的满足感。

下个月,自己原本计划8个月,写出一本100W字小说的小梦想。目标是这个月完成12.5W字,月末目标实现了。然后调整自己的目标,下个月完成15W字,最后也实现。就这样一直下去,不用等到8个月后,我们的小说就能提前完成。每一次的目标达成所带来的愉悦感,会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坚持下去。

这就是阶梯模型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准确的告诉自己:为了实现梦想,我们不光要关注梦想,更应该关注具体的步骤。因为它会让我们恢复原本的力量,找回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自信。

成功,其实才是成功之母。

03

正确的迈出第一步

有了模型,还需要正确的运用,制定合适的步骤和目标。

制定足够小的步骤。

很多人虽然有了阶梯模型的概念,但会受到青睐于快速看到结果心理的驱使,把规划的每一步都比自己预想的大得多。为了预防不自觉掉入“梦想”的陷阱,我们首先必须确保,每一步都要足够小。小到我们可以一定能够达成。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所有上班族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我们下定决心,制定了第一季度跑500公里目标。如果你是个此前从来不跑步的人,一开始每天跑5公里多的距离,对于现在的你,是相当大的挑战。相信我,你可能不到3天就会放弃。

因此,为了获得满足感,提升自己的自信,我们需要先将步骤缩小到自己能够完成的程度上。那就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步骤,5公里太吃力,那就3公里,如果还吃力,那就继续见到自己可以轻松胜任的距离。

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心中这个梦想的大“锚”,变成一个个足够小的小“猫”。


逐步提升步骤的难度

1~2周之后,你发现每天2公里的具体对自己而言已经不是难事。此时回顾,自己已经完成24公里,这事,开始对自己逐步提高要求。但同样,提升要求也必须避免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过多。比如可以从第3周起,每天跑2.2公里,第4周起,每天2.5公里,第5周起每天3公里。

总是一成不变的做事,最初的兴奋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消失。渐进的力量,来自成绩逐步提升带来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迈出第一步

不要忘了,制定出了足够小的步骤,也需要你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行动起来。不要让自己的计划,永远只是计划。

渐进的力量,来自于行动的成果,而非只是制定计划后的虚假满足感。

请平静的接受自己最初的笨拙。

相关文章

  • 一味沉迷“梦想”的陷阱,是你半途而废的罪魁祸首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时常被这样鼓励:要想成功,就得有梦想。有了梦想,只管勇敢的大步前行,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于...

  • 《能力陷阱》读感点评

    同组战友你好!读了你对于《能力陷阱》的解读,颇有同感。对于过去的成功,回味一下可以;但不能一味“沉迷”于过去...

  • 2017-12-08

    情爱啊~真是一味药 让你沉迷,让你囫囵

  • 沉迷手机的快感,是种陷阱

    在马路上、地铁上、公交站每次看周围都会有中感叹,手机现在几乎人手一个,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得不说手机给我...

  • 半途而废

    今天听了《能力陷阱》,关于半途而废,又有了一个新的感悟。 半途而废,在这之前,我会觉得是丢脸的事情...

  • 跳出自己

    《能力陷阱》 一:跳出能力陷阱,重新定义工作内容。 1什么是能力陷阱?人们容易沉迷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它会让我们有...

  • 对于读书的理解

    不能一味沉迷于读书,这样可能会让我们变得懒散、不上进。读书是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格局以及思想内涵,而当一味沉迷于此,...

  • 醉不起

    作者 张怀彦 醉眼迷离 身不由己 躲避你的香气 有人却捧你在手里 你燃烧在我的身体里 让我一味地沉迷 沉迷追剧 或...

  • 注重过程

    梦想是想出来的,但成就梦想,是要用代价来换的。 你要记住:不能沉迷于满足。用努力实现梦想,这并不重...

  • 梦想

    过去的终将成为过去 我们面对的是未来 请记得你的梦想 不要在中途半途而废 请铭记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味沉迷“梦想”的陷阱,是你半途而废的罪魁祸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pj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