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我一直不敢翻开的书,因为我隐隐的知道书中的内容,那是全中国人民的痛。整个阅读过程中,身心也极度不适,那段历史竟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残酷千百倍,一度让我差点弃读。由此可想而知,作者在写这本书时,身心又是承受着怎样的折磨。然而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只是旁观者,那些身处其中的同胞们所遭受的又岂是我们从文字中能感受到的那些痛就能代表的呢?
令人发指的杀戮,强暴,掠夺,毁灭,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情吗?!把杀人当成一场竞技,这不是游戏中的情节,更不是影视剧中的桥段,而是当时现实世界中,光天化日之下,那些Japanese明目张胆而丧心病狂的恶行。
网图,侵删也许我们不应该宣扬仇恨,但是我们没有资格替遇难者宽恕,也没有资格去遗忘。落后就要挨打,交枪未必不杀,吾辈当自强!
作为中国人,基本都知道“南京大屠杀”,但很多时候这只是一个词语,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什么了的中国人也许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人间地狱,其可怕程度让现在的人都望而却步不敢去深入了解,担心会引起身体或心理的不适。可如果只是把其当作一个词,让其静静的躺在历史的角落中落满尘埃,那难道不是一种忘本的表现吗?
这让我想起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长生牌”事件,TMD是脑残吗能干出这种事?同时让我想到的,多名家长举报《长津湖》太过血腥!难道战争片需要美化成恋爱片吗?看美国大片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血腥了?战争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甚至不管是书籍还是电影中,其血腥程度与真实的战争相比还只是九牛一毛。之所以要家长陪同看,就是需要家长在观影的过程中或者观影后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疏导,让孩子们知道那段历史,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我们如今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我们之所以能安之若怡的看书,看电影是因为那些先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
当我在四人读书群里告诉小伙伴我正准备读《南京大屠杀》时,群里也展开了关于小孩子是否适合读这类书籍的探讨。慧慧子的话如醍醐灌顶般让众人茅塞顿开,她大概是这样说的:
“关于孩子还小,是否适合看特别沉重、深刻的书籍或影视作品这个问题,我想说这个时候不看,什么时候看?孩子现在跟大人几乎处在相同的信息环境,他也知道纽约的911,伊拉克有战火......这些事情都出现在家里那个叫电视的盒子里,并不是与他遥远不相干的事。
因为好奇,所以孩子的不安和疑惑往往比大人更多,而此时的孩子还不能进行深刻的思考,就看家长在他身上累计了什么。我们小看孩子,他就头脑简单,我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容易进入不同的境界。孩子有权知道世界的一切真相,但是要想让孩子客观认识世界,我们大人就必须先行一步。
面对历史,我们既要带着人道主义的悲悯,有需要理性直视它的勇气,因为不能面对伤痛,就有点像一个人在逃避自己的过去。”
说实话,在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我胃里还隐隐有些翻江倒海的感觉,但是也正是如此才更增加了我对那段历史的记忆。虽然阅读这本书时会有不适的感觉,但是我还是建议小伙伴都去读一读这本书。
哥布林读书编号:22-29T294
书名:《 南京大屠杀》
作者:张纯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