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换取灯儿的

换取灯儿的

作者: 仙女果果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7:35 被阅读0次

文/林海音

“换洋取灯儿啊!”

“换榧子儿呀!”

很多年来,这是个熟悉的叫唤声,它不一定是出自某一个人,叫唤声也各有不同,每天清晨在胡同里,可以看见一个穿着褴褛的老妇,背着一个筐子,举步蹒跚。冬天的情景,尤其记得清楚,她头上戴着一顶不合体的、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毛线帽子,手上戴着露出手指头的手套,寒风吹得她流出了一些清鼻涕。生活看来是很艰苦的。

是的,她们原是不必工作就可以食禀粟的人,今天清室没有了,一切荣华优渥的日子都像梦一样永远永远地去了,留下来的是面对着现实的生活!

像换洋取灯的老妇,可以说还是勇于以自己的劳力换取生活的人,她不必费很大的力气和本钱,只要每天早晨背着一个空筐子以及一些火柴、榧子儿、刨花就够了,然后她沿着小胡同这样地叫唤着。

家里的废物:烂纸、破布条、旧鞋……一切可以扔到垃圾堆里的东西,都归宋妈收起来,所以从“换洋取灯儿的”换来的东西也都归宋妈。

一堆烂纸破布,就是宋妈和换洋取灯儿的老妇争执的焦点,甚至连一盒火柴、十颗榧子的生意都讲不成也说不定呢!

丹凤牌的火柴,红头儿,盒外贴着砂纸,一擦就迸出火星,一盒也就值一个铜子儿。榧子儿是像桂圆核儿一样的一种植物的实,砸碎它,泡在水里,浸出黏液,凝滞如胶。刨花是薄木片,作用和榧子儿一样,都是旧式妇女梳头时用的,等于今天妇女做发后的“喷胶水”。

这是一笔小而又小的生意,换人家里的最破最烂的小东西,来取得自己最低的生活,王孙没落,可以想见。

而归宋妈的那几颗榧子儿呢,她也当宝贝一样,家里的烂纸如果多了,她也会攒了更多的洋火和榧子儿,洋火让人捎回乡下她的家里。榧子儿装在一只妹妹的洋袜子里(另一只一定是破得不能再缝了,换了榧子儿)。

宋妈是个干净利落的人,她每天早晨起来把头梳得又光又亮,抹上了泡好的刨花或榧子儿,胶住了,做一天事也不会散落下来。

火柴的名字,那古老的城里,很多很多年来,都是被称作“洋取灯儿”,好像到了今天,我都没有改过口来。

“换洋取灯儿的”老妇人,大概只有一个命运最好的,很小就听说,四大名旦尚小云的母亲是“换洋取灯儿的”。有一年,尚小云的母亲死了,出殡时沿途许多人围观,我们住在附近,得见这位老妇人的死后哀荣。在舞台上婀娜多姿的尚小云,丧服上是一个连片胡子的脸,街上的人都指点着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孝子,并且说那死者是一个怎样出身的有福的老太太。

在小说里,也读过惟有的一篇描写一个这样女人的恋爱故事,记得是许地山写的《春桃》,希望我没有记错。

相关文章

  • 换取灯儿的

    文/林海音 “换洋取灯儿啊!” “换榧子儿呀!” 很多年来,这是个熟悉的叫唤声,它不一定是出自某一个人,叫唤声也各...

  • 鼓儿灯

    原创:邓从云 秋花亦灿烂 秋日 鼓儿灯 怒放 …… 只要你是花种 不是草 自有盛放时 春天夏天 …… 秋天 …… ...

  • 鼓儿灯

    原创:邓从云 秋花亦灿烂 秋日 鼓儿灯 怒放 …… 只要你是花种 不是草 自有盛放时 春天夏天 …… 秋天 …… ...

  • 豆面灯儿

    今儿元宵节,有的地方说过了十五就是出正月了,还真是,过了十五年味儿逐渐散了,人们的心思,有点像二月二的炒豆儿了,想...

  • 灯儿随着波儿浪

    远处的桥影 那是秋波在笑 灯儿在随着波儿浪 2018年10月,夜游北湖

  • 画个灯儿

    总觉得这种灯,很简单粗暴,却也直接温暖。

  • 灯儿白晃晃

    头一次坐上穿越长夜的列车。 我或许该多多强调是“坐”而不是“卧”,春节没能抢着卧铺票是挺大的遗憾了。起初只觉得坐卧...

  • 曦儿原创|灯

    头顶上的夜灯 一大片一大片的闪着 好像 这是个特别喜庆的日子 而我 一个人 独自在街上走着 仿佛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

  • 换取

    今天听了一节希腊语的课程,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字母表还没有背下来,连发音都困难,于是在讲解语法的时候就更觉困...

  • 不懂她,就不要用随便来伤害她

    灯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姓赵的女生给灯儿和灯儿的男友说,自己偶遇了一个陌生人,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那个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取灯儿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qh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