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6月的乡村

随笔‖6月的乡村

作者: 木又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1:47 被阅读0次

乡村的6月,是一年中最饱满的时节。丰收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收割机的轰隆声响彻田野。没有风,看不见滚滚的麦浪,麦田像一块沉默的黄金,一动不动。


6月的乡村是热烈的、欢腾的,阳光洒在每一片树叶上,泛着金色的光芒。熟透了的麦田一望无际,每一颗麦粒都蕴含着农人的汗水和期待。许多声音在寂静中膨胀,形成一种非常强大的气场,让人莫名的欣喜和亢奋。


作为一个农家孩子,走在乡村的道路上,会感到一种非常熟稔的童年的气息。虽然那种挥汗如雨的场景看不见了,但对于龙口夺食的深刻的记忆却挥之不去。对于夏收,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深刻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只有那些真正经历了煎熬、苦痛、折磨的人 ,才会明白什么叫作真正的“粒粒皆辛苦”。


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独行者。在越来越寂寥的乡村中,依然有成熟的庄稼以及童年的记忆。我无法预测,未来的乡村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希望,这熟悉的画面能够永远传承。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也能够在乡村找见童年的足迹,听见蛙鸣,听见蝉叫,看见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


生命充满了或然性,当我们咕咕坠地的时候,已经注定血液中渗透了浓浓的乡情。进入乡村,人的整个身心全部放松下来,似乎连心脏的跳动也变得更加沉稳。举目所见,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呼吸不再急促,眉头不再紧锁,耳边也不再有噪音轰鸣。


是谁造就了我们?又是谁终将把我们收去?是这黄色的土地呀,让我们的生命变的不再单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孤儿,唯有乡情,让我们不再孤单。只要故乡还在,我们的灵魂就将张开了翅膀,永远有枝可栖。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不是没有金钱,而是忘记故乡。他们流离失所,居无所定,常常在迷茫中流浪。


更多的时候,故乡只是一种符号,甚至是一种印象,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图腾。故乡在一日日变老,或者变得更加年轻,而我们童年的记忆却永远铭刻在灵魂的底板上。他们看见丰收的麦浪、挥舞的镰刃,这种记忆就被完全激活了。故乡,就在心头!


对于心中有爱的人来说,他永远不会失去故乡,灵魂也永远不会孤独。在乡村的6月,麦浪滚滚、热气腾腾,乡村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们的灵魂也变得更加干净、纯粹。人必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在生命的前行中感受到一种被期待、被赋予的力量。有时候,只有回到乡村,才能找回自己,让灵魂得到轻轻的放松。


6月的乡村,就以这样一种干净、热烈、亲切的状态,让喧嚣的灵魂得到彻底的安息。那些误解、非议、猜忌终将远去,唯有真理如兰花般吐蕊。清风拂来,麦浪泛起层层金波;要不了几天,它们都将颗粒归仓。那时的田野,又是另外一种模样。


相关文章

  •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兼评《乡村恋歌.乡村随笔》诗歌现象...

  •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兼评《乡村恋歌.乡村随笔》诗歌现象 □ 南国红豆 ...

  •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诗的追求与情的绽放 ——兼评《乡村恋歌.乡村随笔》诗歌现象 □南国红豆 洪...

  • 乡村随笔

    乡村随笔 (2009-08-16 14:43:28 090806 晴 六点醒来,耳边是院子里的小鸟的歌唱,雨后的空...

  • 乡村随笔

    今天是周末,我带着两个小孩去了妈妈家。以前总觉得妈妈是无所不能的,身强力壮的,今天看见她,她是坐久了都难得站起来...

  • 乡村随笔

    "其籁伊何,惟笋及蒲”,春笋自古便是好食材。 或是太多,吃不过来,或是笋费油,乡人不舍。 得以幸存下来的春笋儿破土...

  • 2018-07-28

    2018-7-28星期六 乡村一日游 2018-7-28随笔

  • 贫困山区、乡村学校,支教为爱而行的随笔

    [cp]贫困山区、乡村学校,支教为爱而行的随笔 去过不同的山区学校看过,贫困山区学校、藏区学校、乡村小学,总觉得有...

  • 乡村午夜的随笔

    乡村午夜的随笔 午夜时分 黄色的路灯 穿过寒冷的空气 映射进一汲水洼里 天空看不到星星,月亮 天宇深渊里的幽光 没...

  • 随笔||乡村散记

    《乡 村 散 记 》 文/黎峰 1、九十岁柳老太太腊月中过寿,在外打工的儿子女婿都回来了。小儿媳妇去看老婆婆,人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6月的乡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qr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