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两种状态:
第一种:每天早晨六点按时起床,半个小时认真洗漱加早餐。然后解锁手机,先点开所有未读的群聊小红点,然后再把朋友圈中凌晨刷出的新信息悉数浏览。待胸中有数后,便把订阅号打开,看着“浩瀚”的未读信息,虽说不能雨露均沾,但也会大体临幸一遍。如果时间有富裕,再打开最近看的书,匆匆浏览一下。
到了单位后,从国家大事道市井留言,哪里都有他的身影。眉飞色舞、思维敏锐、口若悬河。下班后,只要有邀,便一定会有他的身影。大家都说他能力强、重感情,讲义气,有求必应。他也非常享受被周围需要的感觉,似乎从解锁手机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参与、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就在这热烈的浮躁中,时光如梭。
第二种:每天早晨六点按时起床,认真洗漱完毕后开始学英语、读书。每天最少持续一个小时,因为他知道所谓的“碎片化”学习并不靠谱。
到了单位,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有空了,上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手机基本比较“省”流量,很多热闹的群聊也不会经参与;对于网络上的某些头条不会特别去关注;也不会花费精力去参与别人的口水战;更不会因为朋友们的某个聚会自己没有参加而焦虑。因为他知道,提升自己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所以他的生活平静而踏实。
毫无疑问,人生来就有群居的强烈倾向。远古时,大家群居是为了效率更高地的茹毛饮血。到后来解决了生存问题,群居又被大家寄托了“活的更好”美好景愿。古代帝王们甚至为了防止人口过分群居对统治产生的威胁,还设置了碟文、官引等等措施来阻止人口的自由流动。
到了近现代,随着个人成功学的兴起,群居更是被赋予了更重大的意义。从幼儿园起家长们便生怕孩子落了单,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往外向培养。上学后,外向活跃和成绩优异一起被视为正面榜样,各种社团协会更是为群居提供了极佳的土壤。工作后更是这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往往是其社会活动能力的高低。
追求个人成功天经地义,可是当我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上边第一种状态中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殚精竭虑的聒噪:以所谓的“红点强迫症”为荣;把参加每次聚会而刷出的存在感当做让自己安然入睡的麻药;生怕落下一个热点头条,可是最后得到的仅仅是维持两三天的热闹。
归根结底,我们搞错了成功的方向:过于注重表面浮夸带来的安全感,忽视了成功的根本——自我提升。
就像第二种状态,那种令生活规律化的稳定把控和对外界无关刺激的良好屏蔽,就是把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的最好行动。我们之所以会将有限的精力轻易分散到身外之物上,就是因为对“存在感”这剂春药的无限渴求:感觉一不在现场就会有人对自己说三道四,生怕自己的面子和安全感在一次次与现场的失之交臂中慢慢荡然无存。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就一定会被困在琐碎的当下,从而令你无暇顾及自己的将来和成长;在乎自己的面子,归根结底是搞错了自身进步和在别人眼中的美好形象之间的轻重,而我们都知道“众口难调”这个真理。
在这里我们不是要求自己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而是令自己的“群居”尽量变成有效社交。当你通过不断的个人提升,从而真正能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时,便不会困溺于“错过热点、无话可谈”的状况。将注意力放在自身成长上,是围绕这一切行为的根基。
用有效率的方式令自己变得好,才是群居的根本意义。
喜欢请点赞
爱我请关注
支持请打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