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越体罚:如何用同理心塑造孩子的未来

超越体罚:如何用同理心塑造孩子的未来

作者: 我是一秒1943 | 来源:发表于2024-08-14 06:13 被阅读0次

    “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教育名言,他的核心观点是让每个家长学会以同理心平等对待孩子,这也对父母完善自身的人格提出了挑战。

    “不打不成才”,很多中国家长深信这句古话,他们认为打自家的孩子也不犯法,因为他们自己也就是这样被打大的。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以为孩子们整天被蜜糖腌制着,事实上,我国儿童教育中家庭暴力现象非常严重。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两位教授对“体罚子女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儿童曾经遭受过家长的体罚。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家长的体罚,而体罚的形式中父母打人的占到88%。

    真的是不打不成才吗?还是打了也成不了才,反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呢?

    1)体罚与纠正不良行为的关联度

    经常我们也会听说一些虎妈狼爸的报道佐证“不打不成才”。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说沈阳一个13岁的女孩,在一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冠军,而这一佳绩居然是她的父亲在三年时间里抽女儿四百个耳光得来的。这仿佛是一个成功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

    可是,一个平均两三天就要挨一记耳光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她会成为怎样的人呢?皮肤上的痕迹可以很快消失,但留在心理上的创伤能消退吗?女孩子要长大,她将不只是一个“弹钢琴的人”,她还会一个妻子,一个母亲,还有更多的角色,作为更多的角色,她会怎样去面对呢?用一个单一的成就去赌孩子人格健全与一生的幸福是否值得呢?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研究发现,在5岁至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生活在体罚环境中,儿童的情商会受到负面影响。打骂教育固然有“管理速效”,却抹杀了孩子的远景发展能力和快乐发展能力。那些长期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动因。

    我一个朋友家的女儿,很小的时候来过我家做客,是个很聪明灵俐的孩子,她的母亲对她的管教十分严厉,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暴打一顿,有一次因为孩子不小心把家里刚买的苹果手机摔坏了,被母亲揪着打了大半夜,孩子吓得躲在桌子下面不敢出来。现在女孩已经15岁了,经常逃学撒谎,还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到18岁,就再也不回这个家,这个孩子的未来令人担忧。

    在严厉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性格内向,缺少人际沟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坏脾气,甚至是堕落等。

    2)体罚引发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在一项有273名印第安纳州和田纳西州幼儿园儿童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儿童父母填写一份他们对自己孩子所使用的体罚类型的自我报告表。

    这项测验关注的是孩子的母亲。6%的母亲不使用体罚。68%的儿童被母亲打过屁股。剩下的26%的儿童受到过严重的体罚:母亲曾对他们拳脚相加,或他们曾遭到过母亲的毒打。

    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的体罚越严重,儿童攻击性行为就越多。这些数据生动地说明,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攻击行为。

    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体罚不能起到人们预想的会使坏孩子变好的效果。

    经常遭受暴力体罚的孩子,不管是口头上的争吵还是身体的攻击,都会产生一种极端的反应,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这种经历会让孩子的安全感荡然无存,也会使他丧失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3)体罚引发孩子大脑结构的变化

    有一项研究显示,孩子在三年以上的时间中,每个月至少被揍一次,可能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者发现,经常被揍的孩子,大脑前额皮质的某些区域中灰质明显少。这意味着孩子将来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等精神障碍,更有可能酗酒,智商测试成绩可能更差。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被忽略、虐待或者暴力环境下,会感受到有害压力,大脑结构会发生破坏性的变化。

    4)体罚引发孩子情绪的障碍,人格缺陷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暴力家庭中,孩子最本能的保护自我的方式是“压抑”。人作为复杂的有机体,天生就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机制,这类方式在心理学中叫作“心理防御机制”。孩子在比自己强大的父母面前,为了维护自己,让自己生存下去,最常见的保护自我的方式就是“压抑”。即把一些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和需求,硬生生地挤压到潜意识层面。

    然而任何的压抑,都需要表达,潜意识中压抑的情绪会以扭曲变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外就是攻击比自己弱小的个体。对内就是攻击自己,引发抑郁情绪。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12岁之前,是一个孩子的人格基本形成的阶段,很多成年后的变态行为都与童年时期遭受的暴力压抑的情绪有关。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下,那么在成长过程中,他的处世方式和处理冲突的方式可能就不太正确也不太健全。他会认为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可能在将来虐待他的伴侣或孩子。

    2008年奥地利曝出一件让整个国家蒙羞、让全世界震惊的事件。一位叫约瑟夫的父亲,在地下室囚禁他的女儿长达二十四年,并对其实施性迫害,致使其生下七个孩子;并且还虐待自己的母亲,把她关在阁楼上,经常让她忍饥受冻,直至死去。当代社会为什么还存在这样的“超级野人”?媒体挖掘的一些报道应该能说明问题:约瑟夫在童年时,经常遭受来自母亲的暴力和虐待。

    这个极端的例子说明,畸形家庭教育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他成人后做出很严重的过失行为甚至犯罪。

    常听家长们抱怨, 这孩子太没有规矩了,不打不行; 笨死了,教了10遍还不会,天天惹事: 我都成了老师的出气筒了,天天被数落; 真的是忍无可忍了,说无数次不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很多家长认识到打孩子的弊端之后,发私信问我,这孩子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著名心理学家科胡特有一句著名的教育经典名言: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要合理地回应。

    在胡克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中,自我是一种心理结构,一个婴儿自我的发展需要父母“恰到好处”的回应,个体会通过“内化”来完成自我的发展。这时父母的回应也会影响孩子的自我的形成。

    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父母过度的否定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个错误,把父母的自我当成自己的自我,一切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无法脱离与父母的联系。而过度地肯定孩子,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全知全能,没有遭受挫折的能力,也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与世界的关系。

    没有敌意的坚决强调合理的否定,既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正,同时也不能让父母的自我过度投射到孩子身上,此时父母用自己的理解去过度纠正孩子的行为,是对孩子的伤害,这就是一种“敌意”。

    不含诱惑的深情强调合理的肯定,既要对孩子的行为提供包容,也不能放纵孩子的为所欲为,造成对自己和世界的不合理认知,导致抗挫折能力的丧失。

    因此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至关重要。如果父母的爱给够了,父母能不带控制不带情绪地去用心聆听孩子真实的感受,不必大打出手也可以解决问题。

    上面家长的抱怨,在孩子这里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反问家长,你真的懂我吗? 你是否耐心地询问过我这样做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你以为你个子比我高力气比我大就可以打我?

    你打我只是使我暂时表面上的听话,我心里还有更多的委屈和不屑呢。

    不少教育专家、学者、名师,尽管口头上也提倡“尊重平等”对待孩子,其实在他们的逻辑中,儿童是无知、莽撞、没有礼貌、不懂规则的,而大人是懂礼貌懂礼仪的,所以,大人们经常会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完全忽略对孩子的倾听和尊重。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尹建莉曾经说过,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诚然,家长也是人,在面对孩子不可理喻的行为时,我们也可能不可避免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1)尽量控制不打孩子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的行为不满。比如告诉孩子,“你刚才的做法我很伤心”,“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等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一定是你犯错了,老师才会批评你。”“一定是你先动手的,不然他怎么会打你”,如果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去叙述整个事情的经过,很可能我们就会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冤枉了他们。

    有一次儿子的学校乐团演出进行彩排,其他非乐团的孩子去看电影。我们都以为他去排练了,因为回家的时候,他也没有提看电影的事情。后来过了几天,班上另外一个乐团孩子的妈妈跟我说,接孩子的时候,看到我儿子没有去参加排练而去看电影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贪玩,为了去看电影没有参加乐团的排练,还骗家里去排练了。

    我还是给了儿子说话的机会。我告诉他,妈妈已经知道当天的发生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想听他讲讲那天的事情。儿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实情,原来那天他本来是去参加学校的排练,可是老师说,因为这次演出限制参加的人数,他们乐团二胡的人数超了,也因他的水平跟其他的团员比还差了一些,就没有让他参加那次排练,所以他就去看了电影。而他没有能够入选演出的事情让他觉得很自责,就没有跟家里人讲。

    听了他的叙述,我觉得释然了,他并没有如我料想的那样刻意隐瞒事实撒谎,而如果当时我一时冲动劈头盖脸地给他冠以撒谎贪玩的标签,可能孩子的内心会很受伤。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可能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

    3)询问孩子此时的心情,让孩子的情绪有个出口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不会听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如我在文中开头提到的小d的案例,在那次舞台剧的表演前,可能是由于紧张或是别的原因让他的情绪失控,而S妈妈的一个拥抱,让他找到了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因为人在拥抱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内啡肽,这种激素能让人心情安静下来,对制止孩子的暴躁的脾气,以及填补内心的安全感有非常大的帮助。

    许多长期缺乏父母关爱,患上儿童孤独症的孩子,除了一些治疗药外,每天多抱抱他,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4)听听孩子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应冷静地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5)自然惩罚法,就事论事

    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生活制度一开始就得到合理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道路。”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

    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对他的行动的限制,比如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作业做不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 ——尹建莉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共情: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临界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体罚:如何用同理心塑造孩子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tr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