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到郦道元的《三峡》的时候,最难忘的是一句形容长江流速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于是从此以后,说到速度快,总喜欢用“御风而行”。现在说道衣食住行的“行”字,自己也感触良多。便想用“御风而行”来做题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2165/02ac830fb2df0ff3.jpeg)
一直以来,我都是用双脚丈量世界,十几岁就开始进山砍柴,挑肩磨担,几十里的山路,一走就是十几年,早上去的时候还可以,下午回来的时候,又渴又饿,还挑着一担柴,那个疲惫不堪的样子永远难忘,路上要是看见有个板车或者拖拉机,好想让人家捎带一段,可是那是做梦。
我参加工作以后,添置了一个很奢侈的代步工具是产自枣阳市的野马自行车,150多元,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当时在离家三十里的花瓶沟中心学校教书,一起好几个老师家都在离学校三十里的河外,大家都买了自行车,周末放学了,骑自行车回家,那时候都是土路,如果不是下雨天,骑着自行车还是很惬意的。 那个时候,儿子四五岁了,喜欢做一些手工,其实就是搬泥巴,他用泥巴做成各种各样小动物,也做成小车子,对他外公说,长大了用这个车车带着到处跑到玩,当时小孩子天真的话,哪个会想到十多年后能成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2165/bcbf742c1a400224.jpeg)
进城工作以后,为了代步,在旧货市场买了几个还是那种传统的自行车,可是用不了几个月,就被小偷借去了,为了一个凤凰自行车还特意写过一篇文章《纪念钥匙》,因为车子被偷走了,钥匙还在手里。那一段日子特别郁闷孤苦,后来买房子、供两个孩子上学,没有那个精力和闲心在速度上有所追求了,索性就走路去上班。
儿子2006年参加工作,2008年就买了第一个小汽车,他对外公说,以前用泥巴车车那是说着玩的,以后就要用真的车车带你跑到玩了,2009年冬天,我们一家都去南方过春节,儿子开车在南方公园里转了好几天。到了南方,我才见到了什么叫大道,东莞到深圳有一条不是高速胜过高速的公路叫莞深大道,大道全长16.6公里,最窄约100米,最宽达189米,单边四车道,还有绿化带和辅道,车子就像是织布机上的梭子飞快,要想横穿马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主道,其余一般街区都是四车道,看了这些我才明白南方为什么拥有那么快的发展速度。这些年我们多数春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2165/eded0b58f9858f73.jpg)
节都在南方度过,买一个卧铺票,中午从十堰出发,第二天中午就到广州了,一千多公里,睡一晚上觉觉就到了,在梦里驰骋千里,我总会想到从小在山路上步撵的那种艰难,想到进城读书的时候,坐在小客轮上七八个小时难耐的寂寞,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又想起上世纪初诗人木心写的《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
倒是能很贴切的表现了过去的那种节奏。
2011年,汉江二桥建成通车之前,有天晚上我在桥头散步,见到电视台小尹骑着单车飞奔到我跟前,吓了一跳,他对我说起了骑行运动,勾起了我的骑行梦,于是就买了第一个单车,在城区周边骑行,骑行两年多后又买了第二个。现在的道路和过去比,那简直是天上地下,通村的都是水泥路,县乡之间是油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2165/cbf129d0ee7712c5.jpg)
而如今,我所在的郧阳区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环库的道路越建越通畅,有了这样的硬件设施,我们一班骑友,组建了自行车运动协会,把骑友们组织起来,我也买了第二个单车,为了拍路上的风景,买了一部单反相机,骑行装备一样不差,我们沿着条条大路风驰电掣,御风而行,这是何等的英姿飒爽啊。
2017.10.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