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京的时候特意避开了大屠杀纪念馆,我本来就是个长于逃避的人,怕半夜睡不着,怕做噩梦。但这次的二十二确实让我想着或许我该勇敢些去了解并且正视这段历史。
这部电影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更无从谈起剧情,配乐,播放节奏等一系列的电影评估机制。
应该说更类似于纪录片。导演走访了全国各地,但看完影片的我对这段历史还是一头雾水,但是却体会到了从关注这个群体开始渗透于整个过程的人文关怀。
整个过程里面,我看见了那些老人儿孙满堂,和蔼可亲,生活也都大抵完满,他们对这段历史强装着轻描淡写,但是对她们的遭遇却避而不谈。尝试谈起却又忍不住老泪纵横,我们这个年龄的眼泪向来是不值钱的,为了不慎落空的欢喜一份不满的礼物一个被拒绝的请求。但是他们经历了比常人更为颠簸的半生,却一提起就落泪,可见伤害之深。但是可喜的是,当老人们说不想说时导演却也不强迫。影片固然失味,但零零散散总让人忍不住落泪。
影片里的年轻人说,倘若他知道努力了那么长一段时间去调查取证,却没有给老人生活带来一点改善,那么当初就不应该去揭开老人的伤口。社会本身就人言可畏,中国社会更是深陷于此。老人里面的确也有希望把这件事情带进黄土里的。然而从浅层意义上看这件事情对大部分人而言只是一个抗日战争中的惨案,对观影的人来说只是流点不值得称道的眼泪过后遗忘(不排除有一部分铭记),对认识老人的村民而言不过也多了些谈资。却是付出老人下半生的安宁为代价。时间是个好东西,足以把这件事情埋葬,年轻的村民甚至不知道,但是这次却再度挖出来让大家指指点点。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却让这个弱势且被漠视的一部分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度,而这次票房的破冰排片的增加也让我开始有所期待,能不能有所转机尚且未知,但是只有引起关注才可能有转机。甚至于期望我关注许久的“盲道”问题或在不久的某一天也有破冰。
但是真的,被感染的不止于此,我看之前在想,当受害者有了机会去反驳指控,但是这件事情却又特殊到关乎自己的名誉,国内传统观念的束缚,老人们究竟心里多些的是委屈终能发出哭诉的发泄感还是被扯开伤疤的悲伤甚至于恼怒或者是有朝一日能够报复的快感,但是的确是我内心狭隘了。老人们历劫重生后那种仍葆有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的祈望足够暖心也甚是治愈。大抵从这里开始我会开始去尝试看更多的纪录片了吧,毕竟真实存在的历史比捏造的故事更为动人,如柴静所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我不知道你们在此之前在社会的静默声中失声呜咽过几次,但是风雨终停,日光将会普照。老奶奶们,你们一定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打着心底祝福你们长命百岁,平安喜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