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天真处来,到天真处去

从天真处来,到天真处去

作者: 卢理湘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08:13 被阅读0次

从天真处来,到天真处去 

作者: 米丽宏 

唐朝一位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师说的这三重境界,不惟参禅,更是人生。

  第一重境界,童真未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第二重境界,已能洞穿表象,看到“山水”背后的秘密。世界复杂,暗流涌动,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也可能仅仅是一种幻象。是是非非之间,你自以为看透了,弄清了;因此你世故了,也成熟了,但生了困惑也生了烦恼,让你如行五里雾中。

  第三重境界,虽洞察人世纷纭,却能超脱以对,跳出纷繁复杂,返璞归真,持守一种天真简单的状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了,容纳了,不与之计较了。一种豁达,一种超拔。此为高格。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保持一分天真、善良与仁慈,这是修养的本份。”一个人,于世间行走,一路历经千山万水,遇到无数大事小事,得到了一些,失去了一些,得失之间,便见人的成长。

  有的人,善于吸收生活养分,让自己越来越阳光;也有人却像被阴暗的盐分腌制过一般,一颗心,皱巴巴,失了水灵与透明,多了世故与“成熟”。

  天真泯灭,犹如关闭了发现万物之美的一目天眼;而保有天真,则可发现寻常人发现不了的乐趣。

  苏东坡,一生命运乖蹇,在政治生涯的起伏沉降里,天真的性情,总能让他在困苦里,开掘到生之欢喜。

  一天,他走在路上,看见白云从山中涌出,像奔腾的白马,直入车中。他急忙将竹箱子打开,将白云灌满,欲带回家后,再把白云放出,看它们变化腾挪。他写诗道:“搏取置笥中,提携反茅舍。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

  白云居然被装回来了!是真、是幻,还是他在逗趣呢?我们能肯定的是,成人极少能保全的天真,苏轼一直都保持着。这种小情怀,陪伴他走过一程又一程风雨,甚至很恬静,“一蓑风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人人都从天真处来。那么,我们的天真丢哪儿了?

  有诗道:“世人大抵重官荣,见我西归夹路迎。应被华山高士笑,天真丧尽得浮名。”天真丧尽,只为风气熏染,环境影响,生活侵蚀。是这个世界让我们磨平了棱角,消泯了本色。

  我们真心实意地长大成熟,去迎合既存的偏见,天真,就渐渐走失在了长大的过程中。

  我们能找回天真吗?

  毕加索说:“我在小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了,但我却要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

  安德森在《海边一年》所言:“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

  两位大师都想通过修炼回归到天真的境界。天真,于我们普通人,更像一枚发散幸福之光的星粒,为精神笼上一层淡淡的、轻盈的光芒,让我们从细微的烟火日常里,领回一份透明的快乐。

  如何寻回天真?

  你或许看过荀慧生饰演的苏三。穿囚衣,戴枷锁,表情的凄哀里,有一种蚀骨的娇媚;娇媚里,竟有深一层的欢喜。那形象美得天然无矫饰,美得让后来者无法超越。

  那美,是荀慧生用书画诗词浸润了四十年,养出来的。四十年不间断用毛笔小楷写日记,拜吴昌硕为师,学画画。

  艺术,都是触类旁通的,他的墨迹里,有荀派花旦的风流洒脱;他的燕翻旋转里,又发散着诗词书画熏染的清雅妩媚。美,媚,脆,是荀慧生京剧艺术的真味。

  也许,刹那开悟,就在那朝朝暮暮的安静濡染之间,悄悄完成了。

  艺术之天真,跟人性之天真,是曲径通幽的。

  我们可以通过涵养精神的水土,来唤醒土层里那颗天真的豆粒;略去喧闹、繁芜,放下争名夺利。

  为道日损,其实也就是学着放下。

  只有放下,才会发现,那种“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生命之必须,有时,反而是一种累赘。

  卸去累赘,回归轻松简单,心灵的质地,才会澄澈如水,映得见绿草白石。越澄澈,越天真;让我们,以醇美的精神真趣,去润养一分天真。

相关文章

  • 从天真,到新生!

    你总说我的笑很天真 却不知我窃喜的原因 若不是贪恋你的温存 又何必为你展现笑容 可你不懂我对你情深 我故意随意问你...

  • 写在槐花开时

    醉卧看风云, 谈笑有天真。 人间惬意处, 鸟鸣花树荫。

  • 邪不压正:从天真到成熟

    没看过姜文以前的电影,《邪不压正》是第一部,所以我不会说“这很姜文”,仅从这个影片出发,说自己的观后感。 影片的开...

  • 到二处去

    开年上班没几天,处长通知我到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去学习档案管理,要住在那里几天。 简单收拾必备用品,提着黄色的小皮箱...

  • 全新的生活之游双江

    2017年5月31日张桂萍分享奇迹感恩 一、奇迹 1:今天真开心,上午家人就约我到双江汇合处去体验那绿郁怱怱的...

  • 猫看人间百态,怎么想?

    读季羡林的《心安即是归处》,对扉页上的 因为世事无常 心安即是归处 愿你历经沧桑 永葆天真模...

  • 壬寅年丙午月乙卯日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心安即是归处》 因为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愿你历经沧桑,永葆天真模样。 ——《心...

  • 天真,天真……

    我用雨点,叮叮咚咚 修补世间的坑洼 高出的富贵,拒绝奉献爱心 随同流水访贫填平沟谷 高低落差千丈,两极分化的矛盾 ...

  • 我在这里看世界

    文/可心天使 从天真到成熟,

  • 三个一 | 从归处来,往归处去。

    《归家》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夜幕下,每一辆车都有它的归途,载着它的主人奔赴归处—-家。 晨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天真处来,到天真处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y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