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花
1、事情的经过
11月,因企业文化的原因,从集团辞职。约定12月到新公司报到,中间一个月的空档期,找了一份小型民营企业的工作,并未告知其真实想法。
从离职到入职,前后与大股东面谈了3次,一切感觉良好。第一次见面就将公司的阴暗面开诚布公,给人一种很舒服的印象。于是,很快就决定入职。
工作性质没变,依然从事本职工作,变化的只是环境和企业的沟通方式,内心没有任何的波动,我自信我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得起企业发给我的薪水。公司也确实如大股东所说,问题很多。对于快速成长的企业来说,我认为很正常,所以没太在意。倒是三个股东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的注意。
跑门店、做校准、写方案......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碍于面子,我也一直没提离职的事情。
到了12月中旬,实在是拖不下去了,就撒谎说家里有要事处理,要回去。就这样,老板批了假。
1月,我的工资被扣了。
我反省,在这件事上,我应该是做错了什么。所以我打电话与营运的股东(我的直接上司)联系,并告知我的一些想法,他表示理解。后来,我认为我应该打个电话给大股东(面试我的股东),告知我离职的想法,但不接我的电话。因为内心感受是理亏的,所以我坚持必须要打通大股东的电话,让他知道我的想法,并要跟他说声对不起,还是一直没接。一天,营运的同事打电话给我,告知会把工资发给我,并让我不要再打电话了,我想,算了,讲多了也白讲,所以呵呵一笑,就这么过去了。
事情就到此结束。
2、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首先,不应该撒谎,引起双方的猜忌。
我想着给老板道歉,老板认为我是在讨工资;我认为我工作期间尽职尽责,老板认为我是个大忽悠。
其次,不应该犹犹豫豫,要果断处理。
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要直接。碍于面子,制造缓冲时间,会造成更不好的结果。
3、一点思考
个人形象在这家公司肯定是没戏了,不被诋毁算是万幸。见到熟人,那怎么办?我开始有意无意的回避和公司有关的人和事。就一次普通的离职,搞出这么多事。何必呢?
对我们这些脸皮薄、未开化、又好面子的读书人来说,真不好。再次反省,我真的做错了。我不该撒谎,不该把股东当傻子。我在请假的时候,股东肯定也知我要走,没点破而已。
在试用期,双方都在磨合,要离职,直接说就好。你可以认为公司不好,公司也可以认为你不好。碍于面子老板还以为是间谍,来打探公司情况。
从我的角度出发,直接了当的说出离职的原因,是最好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