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过程中,验证同一个Idea ,不同人操盘,可能是300万和30万的区别,甚至有的人,花3万元就能验证。而客观情况是,80%的创业存在显著浪费。
在今天的“低成本验证业务”这堂课中,解读创业浪费的基础,使用的是“一堂五步法”:需求--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增长--壁垒。五步法中,每一步都是后一步的前置条件,而验证的重要原则就是:从左到右依次验证、把重点放到眼下真正重要的环节,保持专注,并对未来有所预判。
在这节课中,老师讲了6种创业浪费的情况:
第一种:问题找错。
什么才是真正的需求?“被需要”永远是第一重要的。能够“极大提升效率”、“极大降低成本”、“极大提升用户体验”,这类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
回顾我的学习卡牌项目,我就是典型的X型创业者,甚至都算不上创业者。仅仅凭着自己的想法和愿景就开发了一款产品,并且初步制作就做了2000套,做出来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市场。没有从用户真实的需求出发,而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做产品,失败是大概率必然的结果。
第二种:方案做错。
许多人创业,需求是清晰的,但是解决方案搞不定。可能的确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但是引入了更大的问题。
我当时开发学习卡牌,其实根本不是奔着创业去的,而是在我从“打工人”到“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转变过程中,我希望自己能设计一个独有的、原创的产品,就像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讲到的个人的第二种商业模式:单份时间可以出售N次。
当时我正在学习演讲与口才,很喜欢用普通扑克牌贴上词语来组合话题,锻炼自己的即兴演讲能力。围绕解决“提升演讲与口才能力“这一需求点,卡牌是一个辅助的小道具,一本词典也许也能实现,但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比如开发一个通过手机软件在线互动交流的工具,用人际交流来锻炼演讲与口才?
现在想想,假如我找的需求是对的,那么解决方案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第三种:过早优化
许多的完美主义者,总想把最好的方案打磨好了再给用户,否则拿不出手。
我并未完美主义者,也喜欢“先完成再完美”的做事方式。但是在过早优化这点上,我的项目差点还是栽了跟头。当时1.0版本出来后,确实有很多瑕疵,我一方面在不断做市场调研、一方面也在准备2.0的优化版本,甚至设计稿的内容也基本准备好了。好在最后发出去制作的时候,我冷静的思考了一下,需要把1.0版本的产品测试完,看看是否有真正的市场需求,是否有人愿意买单。
第四种:过早扩张。
不要过早放大未经验证的商业模式,先思考清楚,你的模式真的成立吗?
商业模式验证成功,是一个项目非常重要的质变点,建议找创业老兵或者投资人聊聊,最怕的是,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事情,推广越多,亏损越多。
在我的项目上,还未走到这步,当时也思考过扩张的问题,但是在前两步时就被卡住了,所以很难推行下去。
第五种:转型过慢。
许多创业者,喜欢把创业当做一锤子买卖,过度迷恋自己的创业方向。但对于CEO来说,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接受变化。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自身的事业发展,现在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唯有敢于拥抱变化、不断跨界融合、找到自己的MVP模式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赢得竞争。
第六种: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的创业者多数是怕自己的模式或产品被巨头抄袭、被竞争对手抄袭。但怕的同时,市场验证的宝贵机会也在白白浪费掉。
当时我的学习卡牌项目中,虽然考虑到原创版权问题,犹豫过要不要到处和别人讲我的核心理念,因为一个创新的玩法,要创造出来挺困难的,但是要复制起来却实在太过简单。
好在当时自己纠结过后选择了开放,将卡牌的玩法公开,并且带着卡牌见了许多的创业老兵和创业辅导老师,虽然商业论证最后未成立,但是向大家展示了我自己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创新思维,帮我积累了一批宝贵的人脉资源。
关于低成本验证业务,老师讲了四大原则:
1、尽早发布,不要想憋大招。
最快速度上线接触用户,新业务的心法:简单、粗糙、有效。
2、小步快跑、在错误中成长。
在模式成熟之前,创业者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是在挣扎和试错中度过的,建议尽量不要憋大招,而是把业务拆解成各个关键假设,然后尽早接触用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假设依次落实验证,小步快跑,快速调整。
3、克制设计、尊重产品生长。
好的产品是长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这一点对我尤为的重要。
4、拥抱变化,保持开放心态。
许多创业者,即便是业务验证不成功,也很难接受失败,会想尽办法维持之前的判断,坚持寻找出路。但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商业模式。如果验证失败,马上接受然后转型到B方案,既往不恋、果断转型。
这几天的创业辅导课程,从项目的底层逻辑,到如何预判创业的可行性、再到调研黑客五部曲、以及今天的如何低成本验证业务,课程内容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虽然还谈不上拥有全局思维,但至少比之前的雾里看花多了一些思维架构。感谢各位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