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伊索所讲的动物故事实际上是人的故事;他所描绘的动物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他以明察秋毫的眼光,对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作了仔细的观察和冷静的分析,由表及里,通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通过这些寓言,给孩子提出了许多关于交往的劝解和道德教训,在这些寓言中,伊索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一位生活中的向导,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告诉孩子世界是什么?人的真实面目是什么?社会中复杂的人情世故是什么?从而让孩子有所提防,有所领悟。
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还在狱中把伊索语言改成诗吟诵,以激励自己。
卢梭在《爱弥儿》(Emile)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麽一个世界、什麽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Primitivist),主张复古。
钱钟书认为《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网友评论